岳敏君:CdG 合作、时代情绪与大笑思考
当「大笑人」陷入沉思

北京,岳敏君的庭院中,随处可见「大笑人」的画作、模型以及雕塑,这些艺术品里的人姿态、穿着各异,唯独脸上的表情无一不在肆意大笑。
伦敦的 Dover Street Market,为 COMME des GARÇONS SHIRT x 岳敏君 2021 春夏联名系列架设了一座拳击场,从拳桩、拳柱到服饰、球鞋,全部覆盖着粉红色的「大笑人」元素。

伦敦 Dover Street MarketDover Street Market
从携手 Kaws 推出玩偶开始,后续与 Joyce Boutique、Rimowa、AllRightsReserved、沱牌等单位进行合作,这些年来我们不止一次领略过他笔下的「大笑人」在碰撞出的火花。此番,COMME des GARÇONS x 岳敏君 2021 春夏联名中,双方把具有强烈视觉效果的「大笑人」印在了 COMME des GARÇONS Shirt 的服装上,加上两者再结合运动品牌 ASICS 合作,将「大笑人」装饰在 ASICS 以 TARTHER 及 Winjob CP303 为原型的合作鞋款上。

COMME des GARÇONS SHIRT x 岳敏君 x ASICS Winjob CP303Comme Des GarÇons
借此契机,HYPEBEAST 到访北京,来到岳敏君工作室与他展开一场谈话。岳敏君先生向我们分享了他的合作历程、创作生活、以及对于周遭环境的感受与思考。
同根同源:发问的人们

岳敏君工作室一角Daqiu/Hypebeast
岳敏君与川久保玲早在 10 年代初就有会面机会 ,彼时的北京接连迎来 COMME des GARÇONS 的店铺入驻以及川久保玲设计的 I.T. Beijing Market(于 2018 年正式改名为 Dover Street Market Beijing),岳敏君作为知名的当代艺术家也作为嘉宾出席其中。
而在去年,COMME des GARÇONS 向岳敏君提出了合作邀请:「当时是他们在香港的人和我取得联系,答应后很快品牌那边就给我发了这个系列的一些设计,我一看,还做得挺刺激,因为我开始的时候以为她会把这个元素运用得更含蓄一点,没想到是这么直接的。接下来我们很快地敲定了,大概也就几天时间的事情。」

Rei KawakuboPaolo Roversi/Comme Des GarÇons
「提出问题的人」是岳敏君对 COMME des GARÇONS 的印象:「仔细看她的服装设计,我觉得更像是倾向一种艺术化的东西,和大众主流的优雅设计不太一样,比较野,有张力的。她在不停地通过设计提出疑问,再反问。」
与 Comme des Garcons SHIRT 产生的合作,双方从中收获的交流和作品中所迸发的张力,为岳敏君带来了更多的思考:「从与这些艺术家合作中得到的市场反馈,能让我看清我们处于怎样的一个对话状态中,这样的对话能帮助我去思考更多关于艺术的本质,我觉得这才是有意思的地方。」
岳敏君的想象中,购买 Comme des Garcons SHIRT x 岳敏君的人群可能都是「刺儿头」。在北京的文化语境中,「刺儿头」是锋芒毕露一类人的代名词,上世纪 80 年代的电影《顽主》、《二子开店》中就能看到,刺儿头充斥于京城的街头巷尾,彼时这些人将自我表达寄托于 Mullet 发型以及摇滚乐中,他们身上有着反叛的气息,反思循规蹈矩。
「街头文化中,往往会出现与古板社会相抗衡的东西,这种文化取向是很吸引我的一个特质。」尽管岳敏君对街头文化不甚熟悉,但这种与老旧固定作派做对抗的冒险精神与从 85 新潮洗礼下涌现而出的艺术「刺儿头」们都追求过的东西不谋而合。

KAWS x Yue Minjun CompanionKaws
在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岳敏君回到华北石油教育学院任美术教师,彼时的他渴望着打开新的视野。因此,他决定「叛离」这份人人口中的「金饭碗」工作,投身于北京圆明园的「画家村」。正是从那时候开始,「大笑人」的形象开始出现在岳敏君的艺术创作中,那副闭眼大笑的面孔也成了那个年代的符号记录。
大笑背后:寻找更多构建世界的视角

岳敏君工作室一角Daqiu/Hypebeast
90 年代起,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起飞,中国当代艺术开始变得鲜活,也受到国际艺术市场的接纳,进入 2000 年代则更为「疯狂」。2007年,是岳敏君在艺术市场上最受追捧的一年,先后诞生了十幅千万级以上的作品。2008 年,《轰轰》在香港佳士得以 4813 万的价格成交,创下了岳敏君个人油画作品的最高拍卖纪录,同时也刷新了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拍卖纪录。当年,他更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二十多年来,「笑脸」这一风格化的面孔如同岳敏君名片一般的存在,他在大笑的方向上也探索着更为巧妙的变量、更深层的解读。「愤怒、发出疑问是创作笑脸这个意向时的主要情绪之一,后来我会想,这种愤怒的解构模式是否是一种完整的思维方式?说不定我们还拥有另一种建构的方式去看待这个世界。」从早期玩世现实主义的具象体现,大笑讲述着那个时代下的人群与议题;随后出现的大笑中,有着日常语言的表达,也有纯粹艺术手法的体现,但其蕴含的最重要的问题意识终究又重新体现在去年发布的《花朵》系列中。

岳敏君《扶桑花》布上油画 150X120cm岳敏君

岳敏君《道者盗也》 布面油画 200×400cm岳敏君
对于岳敏君来说,这种思考方式并不只是新瓶装旧酒的单向构建。在后来发布的《场景》、《迷宫》、《再肖像》等系列中,由于缺少了经典的笔触与元素,在传播广度上都不如有「笑脸人」出现的系列。但对艺术家本人来说,他在这些相对冷门的画作创作中都寻求到了一种内联性的思考方式。「或许观众无法知晓这些作品内联性的存在,在我心中,目前也暂时没有一个特别清晰的阶段划分,但我始终知道这种内联性来源于思考,这种思考帮我完成了对已有次序的构建。」岳敏君说道。
对话岳敏君:在与外界的交手中定义自我

北京岳敏君工作室的庭院Daqiu/Hypebeast
「笑脸人」这一符号自世纪初就已流通于世界的艺术圈层。2007 年,画作《处决》于伦敦苏富比创下了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的最高纪录,至少在商业上,岳敏君已先身达到众人难以企及的水平。
它所带来的机遇、荣誉、利益与定义无疑是不可量化的,在如众星拱辰般的追捧下,从与岳敏君的对谈中,我们或许能发现这位艺术家如何实现内心的自我、又如何与外界的定义共处。
HYPEBEAST:这么多年来,从作品风格到身份认定,外界对您有一些「定义」,您有给自己下过「定义」吗?请问您是如何与这些「定义」相处的?
岳敏君:有意思的是,这么多年其实特别想摆脱一种被固定的感觉,好像内心有一种东西在里面,这个可能也是因为创造了这个人物以后,这种力量对我那种束缚、影响。我一直以来其实在想是不是能够在创作上或者在思想上能够有更多、更深入的认识,所以我很多时候的创作都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其实还是不太想被固定和稳定在一个认识上,我希望它有一种变化。
也不是说要重新找一个另外的符号,而是可能要找一个思考的路径,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路径)。我希望这样的话可以产生一种相互促进和影响的状态,也许能帮助我能走得更深。
因为商业社会有一个问题,就是它过于强大以后,有一种很强的塑造能力,不单是塑造了你个人,整个社会、制度什么都是其实都受商业社会的这种控制和影响。所以一旦一个人成功了,他往往就会被这种东西给束缚住了。服装品牌,汽车品牌、或者某一个思想家也好,似乎他们都会受到这些东西的制约。所以我觉得还是不能号称「人是自由的」嘛。
所以,人能不能摆脱这种商业的束缚——也不是说完全抛弃,而是说拥有这样的思考就是摆脱的第一步。

北京岳敏君工作室内的雕塑Daqiu/Hypebeast
HYPEBEAST:过去,一些街头艺术家曾经选择离经叛道的方式来进行创作,现在又反过头接受了商业机构的包装以融入主流、进入拍卖行,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岳敏君:我觉得这是一个互相消解的过程。
中国的话,自古以来还是偏保守的,那些「刺头儿」、不老实的人总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现在很多接触潮流文化的人,也都是考虑了潮流表面的视觉冲击是否炫酷,而不是这些文化的内核,因此不存在这样的反差。
而比如说美国的黑人音乐从最早的蓝调,在不满的情绪加入后变成了摇滚乐,而后来摇滚乐又与交响乐结合,这种递进式的变化是艺术形式的更新迭代,也意味着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增进了一步,也还是对社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
当社会普遍接受了某一种文化,自然而然就会转换成了更广泛的商业形式,这个时候,可能其他年轻人就会需要寻找新的媒介、新的表达。因为社会的问题会不断被解决、又不断涌现。
日本有一部电影叫《寅次郎的故事》,拍了好几十年了。从六十年代开始,日本整个情感与社会环境的变迁都在这部电影中体现出来,从一开始关乎金钱、生存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到后来九十年代之后,这些东西就慢慢变少了,也正是因为社会的变化解决了生存与温饱,又带来了新的问题。
所以我觉得「被接受」也意味着有些问题被解决了,但总是会有新的问题出现,不可能说某一种结构存在以后,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没有这种结构。
HYPEBEAST:您是否会介意受众只是把你当做一个符号或标签来选择,而未必真正认识你的作品或欣赏?
岳敏君:我倒是不介意这个东西。从众的心理只是一个影响的因素,但最后完成购买这个动作的决定权还是在于个人。
实际上我们可以想象一个老太太买床单的场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中国人对床单的概念就是格纹,格纹有各式各样的尺寸、颜色以及疏密程度。但是老太太在买床单的时候就能从成千上万种不同的格子里选出她喜欢的格子,这个不是很奇怪吗?相当于每个人的审美都是先入为主的,无论买什么东西,他都会戴着自己审美体系的「有色眼镜」来选择,所以我觉得这件事上,消费者还是有很强的自由度。

Daqiu/Hypebeast
HYPEBEAST:创作之中的哪一个时刻是您比较享受的?
岳敏君:当我对某一个东西有创作的欲望,打算朝着这个方向去实践的时候,看看能不能做出一些我所想象的感觉,我觉得这个阶段是最幸福的。
HYPEBEAST:有些艺术家喜欢在半清醒的状态下进行创作,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岳敏君:我觉得这种所谓半清醒状态下的创作是不存在的,一些传统认知上的抽象画家,比如里希特,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回避了最主要的问题 —— 思考。
作品的创作中,一定会有思考与依据存在。起笔落笔,每一步都是你脑海中想法的呈现,如果处于一种不太清醒的状态,那这种思考与依据从何而来?
有些艺术家试图表达这种稀里糊涂的感觉,或许只是不想认清脑海中的这种想法,从而给自己更多时间来发散思维,挖掘更多的可能性。
HYPEBEAST:您还是希望每一幅作品都能体现出每一个阶段的思考出口,可以这样理解吗?
岳敏君:也许是因为思维过于无拘,导致我的表达无法跟上它成型的速度。绘画有一个自身的语言问题,你有一种感受,但你要把它想转换成绘画的东西来表达,这种寻找语言的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马上能见效的东西。
最早九几年的时候,我画了一批黑白的《处理》系列。我找了一些图片,然后画在画布上,最后在油彩还没干的时候,就用这个乱笔处理了一遍。
虽然我叫他《处理》系列,但我一直都不知道它的哲学含义落在何处,也就是这个行为最重要的是什么?我可能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去交流、阅读、思考,来找到这个行为的本质意义是什么。直到前两天我和另外一个朋友聊天的时候,我恍惚间才意识到:其实它是对最表层东西的一种关注,平常我们总想更深入地钻进这些画里,但实际上绘画的本质可能是最表面的一层东西。
为了得到这个答案,差不多要二十年的时间。

Daqiu/Hypebeast
HYPEBEAST:提到八十年代,你会不会有特别怀念的某一个人、某一段时间?
岳敏君:最好的时间肯定是二三十岁的时候。我觉得这个跟生理条件是有关系的,你的荷尔蒙、经历、感知力以及吸收能力肯定是最强烈的,我觉得不管是什么人,肯定都会认为这个时期是最好的。
现在大部分人都喜欢怀旧,实际上怀的不是当时的一些文化,而是当时自己好的身体状况。比如六七十岁的人唱一些文革的歌曲,我觉得他并不是对这些歌曲有什么真的热爱,最本质的感受还是怀念他那时候的状态,一唱歌就跟打了鸡血一样,仿佛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这更多是一种心理上的东西。
HYPEBEAST:作为艺术家,对于外界追捧的警惕是需要保持的吗?
岳敏君:相比于「警惕」,我更想用「驾驭」这个词来应对这些状况。打个比方:过去的我我一般骑马出行,但大家开始开汽车之后,「警惕」会让我担心自己骑马的状态被破坏,而「驾驭」相当于我直接从骑马换成了飞机。这便是两者的区别。

Daqiu/Hypebeast
HYPEBEAST:您有最喜欢的城市吗?它最触动你的是哪一个部分?
岳敏君:今年早些时候我去了绍兴,我觉得这个城市挺好的。这种中小城市的体量、餐饮、人口和人情这些东西都会相对舒服一点,也不堵车。经过发展和改造的城市基本都有点同质化了,看不出各地的智慧和感觉,这一点还是挺无聊的。
HYPEBEAST:如果一开始没有选择留在北京,您会选择哪个城市去生活?
岳敏君:我还真没面临过这个问题。当时留在北京是从艺术和信息的角度来考虑的,当你从事艺术创作的时候,你可能需要可以交流的对象,可以思考的东西或者任何能对你的思维有帮助的见闻,这些氛围和化学反应还是比较重要的。
HYPEBEAST:你觉得一个人所处的环境会影响他的创作吗?
岳敏君:会,而且影响很大。比如说越南是法国的殖民地,但越南怎么没有出来梵高呢?或者说毕加索为什么没出现在斯里兰卡?我觉得这都是地域和环境文化塑造的一个状态。

Daqiu/Hypebeast
发问是岳敏君创作灵感的初始来源,也是「大笑人」一直以来试图表达的议题,而将近耳顺之年,「思考」在岳敏君生活与创作中扮演的角色似乎越来越重要。
观众都曾在画作前体会过岳敏君埋藏于画笔之下的蕴意,而通过此番对谈,HYPEBEAST 得以洞悉这位艺术家于创作、交流、生活背后的更深层的考量,带着这些解读,我们或许能在其作品中发现更奥妙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