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BEAST Trade: 香港时装集团 I.T 董事长沈嘉伟

I.T,一个无人不识的香港时装业巨头;从 1988 年一间面积只有 200 平方尺的小店「Green Peace」,直至 1997 年,因为名称与世界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相同,因而易名为

Fashion 时装

I.T,一个无人不识的香港时装业巨头;从 1988 年一间面积只有 200 平方尺的小店「Green Peace」,直至 1997 年,因为名称与世界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相同,因而易名为 I.T,逐渐发展成一个多层次的时装网络,除了代理多个来自亚洲和欧洲的时装品牌,包括 NEIGHBORHOODCAMPERMaison Martin Margiela 及 COMME des GARCONS 之外,还创办了 Fingercroxxizzue,b + ab,5cm:CHOCOOLATE 等等多个自家品牌,并成为目前全球拥有超过 700 个销售点的时装王国。而继去年斥资 $2,000 万港元收购日本里原宿服装品牌 A Bathing Ape 之后,今年与法国老佛爷集团共同打造的北京老佛爷百货亦正式隆重开业。藉著今年是 I.T 成立 25 周年,HYPEBEAST 团队就特别与公司主席沈嘉伟进行专访,了解对方多年来的营商之道。


国际市场发展情况

过去五年,I.T 在整体的营销策略上有什么改变?

过去五年来我们都专注发展大中华市场,希望可以把香港的营运模式移师到中国。虽然 I.T 在中国发展已经有十年,但近年步伐确实比从前加快了许多,例如开设新店、举办各类型的宣传活动,加强 I.T 在中国的曝光率,让内地民众对我们的认知程度有所增加。除了大中华市场之外,我们亦开始发展外国市场,例如新加坡,加拿大,英国及法国等等,同样希望能够将香港那一套经营模式带到世界各地。虽然近年都专注于发展外地市场,然而我们亦没有忘记香港,并把在外地累积的零售经验带回本土市场。

随著中国客户对整体购物体验的需求越来越高,I.T 又会采取什么策略去迎合这班客人呢?

其实不单止中国,全世界的零售业都正在经历这些改变,而我们亦花了不少心思去提升整体的购物体验,例如更注重店面设计,增加品牌数目,无论对香港或者是中国市场都一样。我们从来没有特别针对中国市场而作出调节。对 I.T 来说,为客人提供更多选择,从而令自己与其他品牌更与别不同才是最重要。

现时 I.T 的业务已经从香港扩展至中国及台湾,你又会如何评价三地的经营模式呢?

中国属于新兴市场,而且地大脉博,让我们能够融入不同零售概念。但正如我之前所说,由于中国的地方实在太大,若然要进行推广,让普罗大众知道品牌的存在绝对是一盘学问;它不像香港,这里只需要经过传媒报导,消息很快就会传遍四方八面。此外,基于中国市场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我们得到更多机会和创作空间发挥,相反在香港,由于租金上涨问题严重,我们未必能够承受到昂贵的租金,发展机会亦因而受到掣肘。同时三地人对时装的热衷程度亦各有不同;香港人对时装有更高的需求,但以大众的接受程度而言,内地则相对较高。对比起内地和台湾,香港亦比较国际化,人口较为集中,各方面都比较平均。至于台湾方面,市场比起香港和内地相对较小,也不像香港那么国际化,因此品味亦有所不同,导致我们在品牌推广方面要作出相应调节。

I.T 在 2011 年正式收购 A Bathing Ape;对于有不少人对中国品牌存有偏见,你又如何看待这个现象呢?

其实中国的设计师素来都不被外国差,而不少国外品牌近年亦都开始聘用亚洲人,例如 Balenciaga 的创意总监 Alexander WangKenzoHumberto LeonCarol Lim 就足以证明亚洲设计师的实力。倒是有很多香港人对中国存有偏见,经常以偏概全,否定中国人的成就,我认为这种先入为主的想法只会令我们越来越退步,而传媒亦有责任去推动大众认识中国品牌,培养对对方的尊重。最近我们就与北京清华大学合作,举行时装设计比赛,希望用行动向大众证明中国人在时装设计方面的实力。

“过去五年来我们都专注发展大中华市场,希望可以把香港的营运模式移师到中国。”

沈嘉伟谈及 I.T 的营销策略


同业竞争与线上业务

若然与其他同业比较,你认为 I.T 有什么过人之处?

就零售业方面,我认为最大的优点是我们来自中国市场;只要做得好,在内地的发展就会比国外品牌较为优胜。同时,我认为 I.T 在各方面都处理得较为前卫,而销售网络亦较为广泛全面。与日本的 United Arrows 比较,我们在正装方面的选择可能没有对方般强,而且他们以生活方式为导向,所以很难对两者作出比较。至于国外方面,就以 SelfridgesColette 为例,前者是英国本土的百货公司,而后者则偏向出售 Gadget 和配饰类的产品,高级品牌的单品亦相对较少。虽然他们出售的品牌和商品种类可能比我们较为多元化,然而却只得一个销售点,所以在销售网络方面我们则比较优胜。

近年 I.T 开始在国内开展在线业务,可以和我们分享该方面的计划吗?

我认为电子商贸市场将来比较重要的平台,好多零售商都开始发展这个市场,而我们的线上业务亦已经发展了两年。外国的成功例子多不胜数,当中更有不少已经打入中国市场,例如Net-a-PorterZOZOTOWNASOS,绪如此类,但因为在中国进行宣传推广有一定难度,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到哪个较为出色。此外,真正属于中国本土的线上时装零售商数目依然较少,加上主攻潮流的时装网站少之又少,所以我们未来将会继续发展该方面的业务。

“我认为电子商贸市场将来比较重要的平台,好多零售商都开始发展这个市场…所以我们未来将会继续发展该方面的业务。”

沈嘉伟对国内开展在线业务的看法

阅读全文

继续阅读

Supreme x Clarks 2013 秋冬 Desert Mali Low 聯名鞋履系列
Fashion 时装

Supreme x Clarks 2013 秋冬 Desert Mali Low 联名鞋履系列

联名老搭档美国传奇街头先锋 Supreme 与英国经典鞋履 Clarks 于 2013 秋冬再次携手展开合作,以曾在 2012 春夏联名企划中出现的 Desert Mali Low

Hotel 1171 2013 秋冬「Traveler」造型 Lookbook
Fashion 时装

Hotel 1171 2013 秋冬「Traveler」造型 Lookbook

以探险家为灵感发想而成立的新锐服装品牌 Hotel 1171 日前公布了今年秋冬季的造型搭配

CLOT 2013 秋冬「In & Out of Consciousness」造型搭配 Lookbook
Fashion 时装

CLOT 2013 秋冬「In & Out of Consciousness」造型搭配 Lookbook

由陈冠希与 Kevin Poon 共同主理的香港本土街牌势力 CLOT 一向对街头服饰有著独特见解,而今季 Kevin Poon 就首次当上创意总监,打造 2013 秋冬系列「In &

近賞 Bodega x Reebok Classic Leather 30 週年「U.S.B.D.G.A.」聯名紀念鞋款
Fashion 时装

近赏 Bodega x Reebok Classic Leather 30 周年「U.S.B.D.G.A.」联名纪念鞋款

运动品牌 Reebok 旗下招牌鞋款 Classic Leather 于今年迎来了诞生 30 周年的生日,为了表示庆祝,品牌近来相继邀来 Limited EDT,Crooked

HUF 2013 假日季「Team Colorways」系列
Fashion 时装

HUF 2013 假日季「Team Colorways」系列

全球知名的美国街头品牌 HUF 日前为 2013 假日季新增了一个「Team Colorways」系列。该系列包含了 Arena,,utter 和 Ramondetta Pro 三个鞋款,并均由


RAGE HANDCRAFT「TODOS MUERTOS」系列
Art 艺术

RAGE HANDCRAFT「TODOS MUERTOS」系列

RAGE HANDCRAFT 日前与法国时尚品牌 colette 合作推出名为「TODOS

Jake Davis Test Shots: 藝術家 Curtis Kulig
Fashion 时装

Jake Davis Test Shots: 艺术家 Curtis Kulig

纽约导演 Jake Davis 发布了《Test Shots》系列的最新一集,这次的拍摄对象是出生在北达科他州在纽约发展的艺术家 Curtis Kulig。Davis 这集短片的人物 Kulig

參觀 Michael Jordan 位於 Highland Park 的豪宅
Design 设计

参观 Michael Jordan 位于 Highland Park 的豪宅

Concierge Auctions 拍卖公司日前正在管理执行 NBA 伟大球星 Michael Jordan

Hasselblad Stellar 限量版相機
Tech & Gadgets 科技

Hasselblad Stellar 限量版相机

拥有百年历史的瑞典相机品牌 Hasselblad 哈苏与日本电子巨头 Sony 索尼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关系。今年夏天双方便再次合作,并以 Sony RX100 为基础,打造了一款名为

GoPro 極限運動系列短片
Lifestyle 生活 Sports 运动

GoPro 极限运动系列短片

GoPro Hero3+ 极限运动系列短片发布了第二部,Aaron Chase, Brian Lopes 和 Chris Van Dine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