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boi Carti:在迷雾中操纵《MUSIC》

Playboi Carti 的巨作曾一度震撼说唱界,五年后,他再次重返这片废墟。

Music 音乐
0 Comments

当 Hypebeast 邀请我写一篇关于 Playboi Carti 的文章,并告诉我这篇文章会与一系列原创照片同时刊登时,我简直难以置信,杂志里竟然会收录这位 29 岁、几近瘦骨嶙峋的艺术家的新肖像,在这些静态的平面影像中他身着飘逸的、精心挑选的、价格高得离谱的布料。对于一位拥有如此广泛影响力的人而言,照片中 Carti 本人的占比却少之又少。很少有音乐人能像他一样对时尚有如此深刻的造诣;能将自己的身体扭曲成吸血鬼或彻头彻尾透明的样子的人就更罕见了。而且,不知何故,我们竟然能捕捉到他本人的照片,这似乎有些离奇。

他炙手可热的代表作《Whole Lotta Red》毫无疑问是这十年中最具影响力的说唱专辑之一,它是多个不同子流派的共同祖先,成就了许多音乐人的职业生涯。他独特地将即兴喊话与主唱声轨融合,在歌词中对语言的解构和重塑,甚至他在舞台低语中频繁流露出的难以抑制的能量,都成为了从 Carti 的家乡亚特兰大到遥远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等地,众多风格迥异的年轻说唱歌手群体的通用语言。直到今年三月为止,2020 年圣诞节发行的《Whole Lotta Red》一直是他最新的录音室专辑。即便他后来零星发布了一些优秀的单曲,也大多没有上架主流数字流媒体平台,那群饥渴的「音乐秃鹫们」只能在 YouTube、SoundCloud 和 Instagram Live 上啃食这些零散作品的残骸。

于是,各种传闻在坊间不胫而走:Carti 去了多伦多;他回到了亚特兰大的家乡;他正站在好莱坞山一条蜿蜒曲折的公路尽头;他像一只拥有大量 Rick Owens 收藏的蝙蝠一样躲在巴黎附近的一个山洞里。制作人在采访中暗示,他们被请来帮助 Carti 打造新声音,或者打磨旧有风格。《Whole Lotta Red》续篇的发行日期一变再变,关于预购链接和巡演计划的传闻几乎一出现就烟消云散。一位网友对这种现象做了最好的总结,他在 Instagram 动态中发布了一张依然屹立的世界贸易中心的照片,并配文「9/11 if Carti said it was happening.」

Playboi Carti:在迷雾中操纵《MUSIC》

突然间,漫长的等待戛然而止。3 月 14 日凌晨,《MUSIC》(可能你们更习惯用 Carti 曾预告过的名字《I AM MUSIC》称呼它)终于揭开面纱——这是一张包含 30 首曲目,时长超过 75 分钟的巨制。专辑没有漫无目的地延展,而是像同心圆般运转,大部分时间都围绕着 Carti 用五年时间铺就的嘻哈轨道上,然后,至少是间歇性地探索未知的世界。它有时熟悉得令人毛骨悚然,有时又让人感到格格不入。

在撰写本文时,《MUSIC》似乎像是一种脉搏,推动 Carti 真正进入主流流行文化的核心:助阵 The Weeknd 的体育场巡演后无疑会紧跟一连串的个人演出;相关周边商品将无处不在;这张专辑甚至会左右夏季广播节目中那些过往不属于它的部分内容。然而,每一次新的曝光并没有把 Carti 的全貌更为清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反而让他变得更加晦涩难懂。这并非一组监控视频的记录——不妨想象一叠老式投影仪的透明片,稍稍错位,边缘模糊,细节变得朦胧。他就在这里,但又似乎不在。

Playboi Carti:在迷雾中操纵《MUSIC》

Carti 出生的那天恰逢 2Pac 去世的日子:1996 年 9 月 13 日。(这件事在说唱圈成了一个笑话,既说明歌迷对 Carti 的崇敬之情,也体现了如今现实世界的悲剧如何可以轻而易举地化为乌有。)他在亚特兰大南部长大,十几岁时就开始在 SoundCloud 上传歌曲,之后分别在 Awful Records 和 A$AP Mob 的边缘地带辗转,之后搬到了纽约。不久之后,他就在主流厂牌开始因流媒体收入变得富裕之际,签约了 Interscope Records。

即便在那时,他依然神秘莫测。他的粉丝们——以年轻男性为主,对互联网的语言和符号体系极为熟悉——疯狂渴望他发布那些只在极短片段中预览过的歌曲,这些歌曲在 Interscope 准备正式发行之前,只能以各种不同的标题和极不稳定的音质,借助 YouTube 以及那些残存的旧文件分享在网络上摩挲传递。纵观说唱历史,这种「官僚式的炼狱」困住了无数优秀作品的发布,原因可能是版权未获批准、公司高层漠不关心,或者其他各种因素。无论驱动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于 Carti 来说,这种「稍纵即逝」似乎已经成为他更宏大创作计划的一部分。

2017 年春天,他的首张混音带发行了,封面也恰如其分地使用了同一张照片的两次复制,这种处理方式呼应了一种感觉:即便是彻底崭新的风格,也可以由旧风格的附属元素拼凑而成。《Playboi Carti》这张混音带以单曲《Magnolia》为主打,也被这首歌所定义。这首由 Pi’erre Bourne 制作、极简而带有威胁感的作品,早已在论坛和 Twitter 群聊中广为流传,人们通常用「Hide It In My Sock」这一变体来称呼它。这首歌的大部分歌词听起来更像是 Carti 在录音棚里清嗓子时随口低喃的句子,但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它才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在这张同名作品发布仅一年后,Carti 推出了他的「首张」专辑《Die Lit》(这个「首张」只是合同上的说法,毫无实际意义)。这一次,Pi’erre Bourne 承担了更多的制作工作,这种统一的制作风格帮助串联起整张专辑中的各类歌曲——如果没有这种共通的声音语法和精心的曲目编排,这些歌很可能会被看作是一连串互不相关的类型试验。就像他早期的合作伙伴 Lil Uzi Vert 一样,Carti 也开始把自己描述为一位摇滚明星:在专辑封面上跳水,以及在现场表演中营造出冲撞甚至是更疯狂的混乱,这不仅是歌曲的组织逻辑,往往也是歌曲本身。

Playboi Carti:在迷雾中操纵《MUSIC》

在《Die Lit》和《Whole Lotta Red》之间的两年半时间里,Carti 的音乐作品不断被泄露,这些未正式发布的曲目大多立刻被他日益狂热的粉丝群奉为圭臬。(从某些指标来看,Carti 与 Yung Nudy 合作的歌曲《Pissy Pamper》(尽管名字令人遗憾,且从未正式发行),可以被视为 2010 年代末最具影响力的歌曲之一。)Carti 一贯的神秘作风使得外界很难判断:这些泄露究竟是导致专辑推迟发布和整体美学方向发生变化的原因,抑或仅仅是从一个本来就处于停滞状态的项目中被剔除的内容。

无论如何,对《Whole Lotta Red》的等待最终演变成了一种近乎喜剧式的焦躁,而这份等待最终得到了回报——一部在声音与情感动态上都令人震撼的作品。Carti 摒弃了以一位主制作人主导的模式,转而召集了一批新晋制作人,其中包括被广泛认为是 Rage Rap 奠基人之一的 F1lthy。最终呈现出的声音效果,不至于像重锤击头那般沉重,听起来像是一把电锯切割 GameBoy Advance 的声音。那年圣诞节,我为 Pitchfork 撰写了《Whole Lotta Red》的乐评,并给予了它「最佳新音乐」(Best New Music)的荣誉标签。直到今天,我仍时不时收到陌生人的留言,对我打出的评分(8.3)感到愤怒——在他们看来,这个分数根本不够高。

在 Carti 的缺席期间,《Whole Lotta Red》的重要性反而与日俱增——它成了一块「罗塞塔石碑」,为之后五年的音乐实验与风格精炼提供了蓝本,影响了整整一代的说唱歌手与制作人。回想下前文提到的那叠投影胶片,现在再想象它们被一张张剥离,每一张都被艺术家和唱片公司 A&R 拿去,从中提取某个元素,进而创作出整首歌曲、整张专辑,甚至开启一段职业生涯。当然,这种「炼金术」从未被真正复制:模仿者们一次只能拨动一根线,而 Carti 却能让木偶一起跳起 Milly Rock(笔者注:一种舞蹈)。这也恰如其分——毕竟,这位操纵木偶的人,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幕布之后。

Playboi Carti:在迷雾中操纵《MUSIC》

《Whole Lotta Red》和《MUSIC》之间的空档让人觉得,Carti 以往作品之间的那些「空窗期」简直算不了什么。这一次,几首如信号弹般的宣传单曲显得更具策划意味,但依然没有上线各大流媒体平台。粉丝们依旧以熟悉的执着记录着 Carti 的每一个动作,但一种新的虚无主义情绪也悄然弥漫开来:他们开玩笑说,专辑也好、巡演也好、新一轮的周边商品也好——这些永远不会到来了。他现在在休斯顿,或者也许是在伦敦;他在马拉喀什;他又跟 Pi’erre 一起进了录音室;他在跟 Kanye 一起尝试新的合成化合物;他在为米兰时装周增肌;又或者,他在为纽约时装周减重。

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Carti 依然以一贯的力度和直觉在说唱。他那极具弹性的嗓音、诡异精准的节奏感,以及巧妙而前卫的意象运用,依然完美协作。请听《Different Day》——它听起来就像是半夜惊醒后气喘吁吁讲述的一场噩梦;再听《H00DBYAIR》——幸运的是,这首歌最终被正式专辑所收录,它仿佛将 2014 年前后亚特兰大说唱那场创意爆炸,设想成是在地狱中上演的一幕。

《MUSIC》并不像《Whole Lotta Red》那样蕴含着颠覆范式的力量,无论对他本人,还是对整个说唱界而言都不是。它吸收并吐出了比《Whole Lotta Red》所引发的 Rage 及其周边风格更为多样、有趣的声音,但整体的音色选择、节奏设定和主导气质仍足够相似,以至于人们更可能将它视为一种延续,而非一次彻底的重塑。虽然这张唱片的长度合理,也很少拖沓,但它整体上缺乏其最佳歌曲那种不可避免、不可复制的品质,让《MUSIC》时不时地漂移到 .zip 文件的危险境地。

所幸的是,即使在失去先机时,Carti 依然能够迅速稳住阵脚,并施展出几乎难以置信的吸引力。听感相对重复的《OLYMPIAN》刚刚开始显得平淡无奇,随即就被《OPM BABI》所拯救——这是一首对 Soul 采样歌曲结构的疯狂颠覆。而那些一线嘉宾(Future、The Weeknd、Travis Scott、Kendrick Lamar)的出现几乎显得多余,这恰恰进一步突显了 Carti 的巨星地位。即便整张专辑未必始终引人入胜,《MUSIC》至少在很多时候是令人着迷的。

有时候,《MUSIC》中那种催眠式的倾向甚至变得几乎是字面意义上的:在《Cocaine Nose》这首歌里,一段听起来像是小布什时代 Nextel 手机的提示音,在副歌下回响,仿佛是某种声纳。当然,这还远不是 Carti 在这张专辑中「再利用」的唯一一件旧时代遗物。DJ Swamp Izzo——一位混音带圈的常客,曾帮助许多 2014 年代的亚特兰大艺人打响名号——担任了《MUSIC》的主持人,他激烈的吼声散布在各个曲目中,为它们注入一种歇斯底里、需要人递毛巾擦汗的紧张感。不过,和他在《Munyun》开头所说的不同,你不是「活在石头底下」才会不认识他——你也许只是不到 30 岁而已。这与 2021 年 Tyler, the Creator 在《Call Me If You Get Lost》中请来 DJ Drama 担任主持,将整张专辑包装成一张 Gangsta Grillz 系列混音带的做法截然不同。Tyler 在挖掘怀旧情绪,而 Carti 更感兴趣的似乎是彻底抹除时间的界限。

Playboi Carti:在迷雾中操纵《MUSIC》

在这种「时间折叠」的过程中,Carti 也以一种颇具争议的方式,重新唤起了 2010 年代初流行 EDM 的柔和迷雾。《MUSIC》依然像《Whole Lotta Red》那样疯狂迷幻,但却很少有那样的重量感。不能说 Carti 在这张专辑中变得自满了,但在某些段落里,他似乎始终没有抵达那种情绪的宣泄点或将其进行真正的释放。虽然有《Cocaine Nose》这样的歌曲,也有对摇头丸的直接提及,但最贴切的药物类比可能还是氯胺酮(K 粉),这首原本以它命名的歌,在专辑中更名为《K Pop》。这种药以其柔和、游离的效果著称,也最能体现这张专辑的气质。在《Fine Shit》一曲中,副歌最后一句「Don’t say you’ll die for me, lil’ bitch, just die」听起来,与其说是一种挑衅或挑战,不如说更像是给予对方一种终于可以接受终结的「许可」。

然而,《MUSIC》依然过于独特,不可能被轻易遗忘。比如《Crush》中点缀的合唱人声;《Rather Lie》中在不同声区间的灵巧切换;还有《Mojo Jojo》里他扭曲声音来配合 Kendrick Lamar 的即兴喊话,使这位洛杉矶传奇听起来仿佛只是他众多替身之一。所有这些细节和花样立刻让这张专辑显得与他同时代的艺人以及他自己的「后辈」们截然不同。当他在《Mojo Jojo》中调侃自己「A house… everywhere」时,仅凭他语气中的那一丝停顿,就比许多所谓定义职业生涯的单曲传达了更多个性。

说到定义职业生涯:尽管与过去有所关联,尽管专辑名为《MUSIC》,但这张作品没有试图囊括 Carti 在公众视野中的整个历程。当然,这也不是它应该做的——他的魅力历来源于这样一种感觉:他是说唱的创意先锋,总是在不断前进,为后来者勾勒出蓝图。在上一张专辑中实现了这种洞察力后,粉丝们自然会期待 Carti 的新作能描绘出 2030 年说唱音乐的模样。然而,他更感兴趣的似乎是打乱当前充斥我们信息流的源代码,让那同质、无尽的滚动变得稍微崎岖一些。为此,即使是那些听起来像是借用其同时代作品的节奏,也被赋予了新的韵律和不同的跳跃感;这并非一种新的语言,而是提醒我们,我们已经掌握的语言中仍有尚未开发的潜力。毕竟,《MUSIC》归根结底是一场综合的练习。

Playboi Carti:在迷雾中操纵《MUSIC》

无可否认《MUSIC》有诸多面向,但有一点它绝不是——至少在歌词层面上——透露 Carti 这段时间的经历。他经历了什么,忍受了什么,是什么让他回归?我把这看作是一个中立的观察;如果 Carti 书写一部详尽而直白的自传,恐怕他不会因此变得更有趣。(还记得在《Whole Lotta Red》的《Stop Breathing》里,他开头唱道「Ever since my brother died…」但并没有展开叙述,而是断断续续地把这句话当成一个小钩子。)

当我开始写这篇文章时,曾想过 Carti 或许会回答几个问题,无论是面对面的采访,还是语音留言式的答复。直到最后一刻,理论上来说一个音频文件可能会以某种方式弹出来——就像一个幽灵,在我的 Gmail 邮箱里等待着被转录、解释和分发——一个男人在向他乞求和讨价还价,想要得到解释和说明。可是,我一直在想,为了什么?

Creative Direction / Styling by Rose Marie Johansen.
Consultant: Katja Horvat.
Production: DIVISION.
EP: Alice Wills.
Stylist Assistant: Donya Hodge.
Lighting Director: Darren Karl-Smith.
Post-Production House: Hand of God.
Production Service: North of Now Films.
Special Thanks: Erin Larsen and Jules de Chateleux

阅读全文

继续阅读

Playboi Carti 全新專輯《I AM MUSIC》發佈
Music 音乐

Playboi Carti 全新专辑《I AM MUSIC》发布

邀请到 Travis Scott、Young Thug、Kendrick Lamar 等一线巨星合作。

新增四首全新曲目,Playboi Carti 發行《MUSIC》豪華版
Music 音乐

新增四首全新曲目,Playboi Carti 发行《MUSIC》豪华版

满足粉丝们的期待。

Playboi Carti 擔當封面人物,《Hypebeast Magazine #35: The Wavelength Issue》正式發佈
Fashion 时装

Playboi Carti 担当封面人物,《Hypebeast Magazine #35: The Wavelength Issue》正式发布

深入剖析 Carti 备受期待的新专辑《MUSIC》,揭示其背后的故事与意义。


Playboi Carti 與 Oakely 擔當封面,《Hypebeast Magazine #35: The Wavelength Issue》正式發佈
Fashion 时装

Playboi Carti 与 Oakely 担当封面,《Hypebeast Magazine #35: The Wavelength Issue》正式发布

第二款封面由近年大热品牌 Oakely 担任,庆祝品牌成立 50 周年。

Burberry 发布「Burberry 盛夏乐章」广告大片
Fashion 时装

Burberry 发布「Burberry 盛夏乐章」广告大片

携 Liam Gallagher、Goldie、金升玟等群星共启盛夏。

Otani Workshop 攜手 Kaikai Kiki 推出全新「Tanilla」Sofubi 公仔
Art 艺术

Otani Workshop 携手 Kaikai Kiki 推出全新「Tanilla」Sofubi 公仔

继 Art Basel Hong Kong 亮相后,粉红、鲜黄两款夏日配色即将登场。

PUMA 攜手 OPEN YY 打造第二回聯名系列登場
Footwear 球鞋

PUMA 携手 OPEN YY 打造第二回联名系列登场

下周发售,不见不散。

Lil Wayne 經典系列《Tha Carter》第六張專輯正式發行
Music 音乐

Lil Wayne 经典系列《Tha Carter》第六张专辑正式发行

距离首作《Tha Carter》已相隔 22 年。

Netflix 與 niko and ... 首度攜手推出《怪奇物語 Stranger Things》最新聯名系列
Fashion 时装

Netflix 与 niko and ... 首度携手推出《怪奇物语 Stranger Things》最新联名系列

在迎接最终季之前先行暖身。


Golf Wang 發佈 Summer 2025 系列首波新作
Fashion 时装

Golf Wang 发布 Summer 2025 系列首波新作

由 Tyler, The Creator 主理,带来一系列适合夏日活动的多元造型。

回歸初心:nonnative 2025 最新仲夏系列登場
Fashion 时装

回归初心:nonnative 2025 最新仲夏系列登场

整体设计更趋内敛与极简。

MillerKnoll 巨型設計檔案庫「MillerKnoll Archives」揭幕
Design 设计

MillerKnoll 巨型设计档案库「MillerKnoll Archives」揭幕

这个位于密歇根总部的 12,000 平方英尺空间,永久收藏了 Herman Miller 和 Knoll 超过一百万件珍贵藏品。

LA MUSEUM 實體展覽登陸澀谷,展出 Martin Margiela、川久保玲等大師級典藏
Fashion 时装

LA MUSEUM 实体展览登陆涩谷,展出 Martin Margiela、川久保玲等大师级典藏

一场不容错过的时尚史深度之旅。

Seiko 發表限量版 Presage Classic 無釉有田燒瓷錶
Fashion 时装

Seiko 发表限量版 Presage Classic 无釉有田烧瓷表

表盘采雾面处理并结合三维钻石切割立体纹理。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