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八方来财》让孟菲斯鼓点遇上财神爷,揽佬分享饮茶歌单|Playlist
从惠州到世界,揽佬正撕开一条生猛的本土叙事裂缝。

「Playlist」是围绕音乐人、艺术家等创意领域工作者在不同场景下收听的私人歌单,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述说音乐作品所给予的灵感启发或情绪共鸣。
如果你生活在 2025 年,并且手上恰好有一台能联网的智能设备,那几乎无法从一声又一声「来财,来」的支配中逃离,考虑到我国智能设备的普及率,听过揽佬 SKAI ISYOURGOD 这首《八方来财》的国民量级再怎么保守也得是以「亿」为单位的。这种病毒性的传播是跨越地域界限的,拿 Spotify 举例,该曲目斩获了七百余万收听量,并入选了官方的「big on the internet」歌单。

揽佬
《八方来财》以及揽佬其他曲目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已然证明其作品在音乐性上的绝对吸引力,但包括其孟菲斯说唱风格、充满塑料感的广普、地道的广东民俗、精妙绝伦的采样以及极度接地气的音乐视频,都是揽佬之声从惠州扩散到世界的路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以说唱音乐承载的粤派民俗野生展览,使得揽佬得以在同质化严重的中文 Hip Hop 世界中撕开一条生猛的本土叙事裂缝。正因如此,他才是来自广东惠州的揽佬,而不是再以 21 Savage 中国克隆体的名号被世人认知。
今回 Hypebeast 便邀请到揽佬作为我们最新一期「Playlist」栏目的嘉宾,分享平时他在饮茶时会收听的曲目,并和他聊了聊更多音乐上的内容。在晚上采访开始的前夕,揽佬刚在家里录完歌(据他经纪人透露他平时一起床便会开始录歌),视频连线中他的着装与平时在 MV 里的 Polo 衫配墨镜加鸭舌帽不同——黑色的中筒袜配一双蓝色的塑料拖鞋、短袖短裤,倒也极具广东特色,正如他的音乐一般,粗粝随性,却又真实、有生命力。
「我的音乐与地域性难以割席,无论出于生产者还是消费者的身份。自小浸淫的港台金曲或如今沉迷的孟菲斯音乐,均是我叹茶时的最好伙伴,茶香在我口腔回甘,这些音乐亦自然而然成为了我创作的碎片灵感。」— 揽佬
1. 陈慧娴 – 人生何处不相逢 -《秋色》
2. 陈慧娴 – 月亮 -《归来吧》
3. 许廷铿 – 算了吧 -《蓝调》
4. BigXthaPlug – Law & Order -《TAKE CARE》
5. 谭咏麟 – Elaine -《迷情》
6. 张国荣 – 最冷一天 -《这些年来》
7. 郑融 – 非凡人生 -《非凡人生》
8. 张惠妹 – 连名带姓 -《连名带姓》
9. 周柏豪 – 还记得 -《Keep Going》
10. 陈奕迅 – 陀飞轮 -《Time Files》

揽佬
嗨,向 Hypebeast 的读者介绍一下自己吧。
我叫揽佬,来自广东惠州。
你曾说过初期也经历过 Copy 的阶段,那后面是怎么想到讲广东民俗和孟菲斯说唱这两个迥然不同的领域结合起来的?
其实底层逻辑是我最初 Copy 别人这条路径走不通,倒不如干脆做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风格就成型了。至于广东民俗方面其实我没有刻意去靠拢的,因为这些是我成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是我的切身经历,加上我对孟菲斯说唱有所偏好,于是就尝试着去作为一个讲述者用孟菲斯风格去输出我的表达。

揽佬
为何选择选择孟菲斯这种流派作为创作基底?
我有分析过自己对哪种流派的节奏比较敏感,期间对比过很多种速度的节奏,比如说较为 Old School 的 Boom Bap、Trap、Drill,几乎所有的流派我都对比过,但只有听到孟菲斯的鼓点,才会让我有起鸡皮疙瘩的感觉,于是选择了它。但其实孟菲斯它也隶属于 Trap 的分支,归根结底就是比较喜欢 Trap。
专辑《八方来财》席卷中文互联网,同名单曲更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但这首单曲的病毒传播之路颇具争议,对此你怎么看?
我只是用比较本土的讲话方式去做歌,确实也勉强算得上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几年前中文说唱放光彩之后,大部分人都是用同一种唱腔去做说唱,突然间切换到我这来,无疑会有很多人听不惯,因为他们对中文说唱抱持的刻板印象大多受到以前的流行说唱,或者说 17 年以后的说唱的影响。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后面随着年月越长、类似的作品与音乐人涌现得越多,被市场接受也只是早晚的问题。
争议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如果我做这种音乐没有争议的话,只能说明我没有成功,就算没有争议,我们也要去寻找争议。

揽佬
你的采样都十分刁钻与有趣,采样的创意是怎么来的?运用的思路是怎样的?
从中文说唱井喷之后,嘻哈音乐愈发变得千遍一律,因为他们的 Beat 大部分就停留在来点吉他,加点电钢,再融点大家平时都能听得到的乐器,未免过于无趣乏味,我更想去做别人从来没有听过的。其次因为采样对我的影响十分深远,最初做音乐的时候,我就是用别人的音乐去切片,再加工成我自己的 Beat。其实我最开始买 MIDI 键盘是准备做伴奏的,而不是做说唱,那时我只会切片,这个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我用采样的思路就好比它是副武器,人声是主武器。比如说《六爻》,如果说这个伴奏用传统的形式,真的有个人在后面拉琴,可能就丧失去了那种粗糙感;包括《大展宏图》,为什么一定要用电影版的那一段去这么制作?那种略微带点失真、听感肮脏的才是我想寻求的效果。
移动互联网时代一首音乐想要出圈大概率离不开碎片化传播,经历了《八方来财》的爆红,你自己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
迎合平台推流机制去创作歌曲是对我来说是异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因为我的创作方式很自由,我需要从头到尾、从无到有把整个全貌一一展现,将歌作为一个整体去输出。我其实拒绝过很多商业歌企划,因为我认为这是换一个人也可以做的事情。如果我真面临经济上的压力,我也许会这样去做,但是没必要,并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且这样也违背我自己想传递、诉说一些东西的初衷了。

揽佬
接着你上述提及的创作方式展开,你做歌的过程一般是怎样的?
我最开始比较喜欢在 Beat 里面「游泳」,去感受伴奏带给我的东西,逐渐将虚无的讯息具象化,然后唱进去。现在也有很多情况是我想要说一件事情,需要一个合适的伴奏去帮助我进行表达。现在可能跟以前不同,《顺风顺水顺财神》时期,我大部分还是在「游泳」。
你作品中表达的广东民俗文化似乎很容易成为舆论的焦点,你在创作的时候会考虑如何平衡民俗性与大众接受度吗?
我觉得我歌词里面「憋佬仔」这些词跟黑人说唱里的「N-word」其实差不多,是对自我的一种轻松调侃。其他省份也许很少会有这种调侃性的称呼,大概因为他们从小到大生长的环境更为按部就班,很难理解这种所谓生活中的一些乐趣,所以我觉得也正常。
我做歌的初衷就是想表达这些讯息,假如说我现在要上春晚,要唱《八方来财》,「憋佬仔」得更替一个别的词,我情愿让这个机会错失,因为它已经失去了原生的意义。这是根植于我们自己文化里的东西,如果说摒弃掉的话,我不如打工去。我也不奢求一个万众瞩目的大舞台,或者说能达到多难以企及的成就。因为从开始做音乐到现在我一直在自我感动,到了某一刻我方才孕育出属于我的风格。

揽佬
你歌词里面亦不乏对职场环境、人情世故、名利场的调侃,这些观察是否来自你做音乐前的职业经历?
从小我家去外面应酬吃饭都喜欢捎上我,所以说我目睹了很多,包括我进入社会后从事了一些新媒体、短视频相关的工作,也包括直播等乱七八糟的工作,甚至是老一辈的那种电力集团我也待过,所以我的歌里唱的都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或者说是揉杂消化这些经历过后总结出的社会生存指南。
国内评价对你个人及作品的评价两极分化,面对外界不好的声音时,你的处事哲学是怎样的?
别人骂我我会骂回去,就是这样,但如果我错了我就认,我只有一个原则——真实。

揽佬
你此前和许多不同地域、国家的音乐人合作过,你选择合作对象最看重的是什么?
地域性放在第一位,跟不同地域的朋友去传播一些有趣的事情,我觉得很酷。
有些评论会说你的音乐听感很一贯,你觉得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未来会对此做出改变吗?
用最舒服的方法跟大家说不一样的东西,这是我的初衷,我没有必要因为别人说我已经开始同质化了而立马转去做其他音乐,让人气再高点,我觉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别的类型的说唱有很多人在做,你听别人就可以了,我只需要在我的领域持续耕耘做好就行。毕竟我们都是被选择的人。

揽佬
除了音乐,你的穿搭也独具一格,Polo 衫、墨镜和鸭舌帽这种颇具「商务风格」的搭配公式是如何形成的?
我平时穿搭就很普通,没有人会记得我,所以就选择直接戴个墨镜戴个帽子,这样起码记忆点会深刻一点。说到底我从没想要打造什么造型,只是不想在网络上露真容。
你在作品中曾描绘「广式成功人士」的生活方式,那你心目中向往的成功生活是什么样的?
住在别墅里,有个宽敞的院子,里面摆着茶盘,上面放着几条好烟。前面的风景还要特别靓,旁边最好有个游泳池,这就是我想要的。每天只需要穿个睡衣就行,不用出门,这是最理想的情况,再有个蓝牙音箱放点音乐那就更完美了。

揽佬
若流量褪去,你希望听众记住揽佬的哪一个切面?
我希望他们记住这个社会是很复杂的,你也会遭受到很多的打击,但是要有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这是我所有歌曲的创作初衷。你别怕,顺其自然,你什么都会有的,你不用去记住我的人或我的歌怎么样,这都无所谓,人的意义不就是发挥一定的价值吗?有这点价值对我来说其实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