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腕表如何从战争军需品,确立现代腕表的 4 大特色元素?
一切要从拿破仑的「秘密武器」说起……

科技发达做成生活便利,世界和平,经济发展稳定,就是所谓大同社会构成的主旋律。
不过让生活便利的种种,就是现在投入巿场的大部份民间应用科技,稍作调查,不难发现这些应用在生活的科技,都或多或少来自于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严重如战争,或者临界于战争的紧张关系、军备竞赛、间谍手段等,在这种时节点中,会使得参与国及其中组织投入大量资源,让己方科技优于敌国,然后进行力量与资讯的压制。

1815 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八对 Abraham-Louis Breguet 打造的航海天文钟青睐有加,因此任命其为「法国皇家海军御用制表师」。Breguet
战争开打会把科技高速投入于应用,所以有说战场往往就是最好的实验场,因为技术优劣都是用成败生死来下定论,技差一等,就可能永不超生。即使是假想的战争状态,例如 18 世纪中叶的海洋列强殖民扩张,促使了航海钟往更精准的方向发展;上世纪中叶美、苏两国的太空竞赛,也加速了人类登月探索太空的决心,为了先拔头筹,实验室与工厂只能马不停蹄,亦使得当今的航天科技、轻量化材质,甚至是各种生物科技,有了极为高速的发展。

Getty Images
军需科技随着时间、顺着世界的需求,流入寻常百姓家,从旨在执行命令的装备,下沉到民间常见的生活科技。就如现在常见的时计,曾经也是为了投入战争而由粗糙化为精准,由贵族珍藏的玩物,变为机动性高、灵活方便,在任何恶劣环境中均能使用的工具。
毕竟战争中千钧一发,行军效率与行动精确性都与时间相关,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开始以飞机作为参战工具,飞行员在漫天烽火中杀出重围,并且在准确的时间点进行敌袭等,腕上的时计、与无线电波,以及飞行员的驾驶技术也是缺一不可。
从拿破仑的「秘密武器」说起

Jacques-Louis David
把机械时计带进战争的名将,不得不提拿破仑,1798 年备战远征埃及,拿破仑·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便向钟表大师宝玑(Breguet)订购了三款行军时计,包括 No.38 带有绝缘擒纵部件的三问表(通过手动按把敲响音簧提醒时刻分的复杂腕表功能)、No.216 Prepetuelle 自动上链打簧表和 No.178 的月相旅行钟。其中以后者最为重要。

Breguet No.178 月相旅行钟。Breguet
用现代标准来看待,怎么都是高级工艺品,No.178 三面罩着玻璃,钟面雕刻了蔓叶花纹装饰,鎏金青铜种壳四边有陶立克装饰柱,钟面的小显示窗分别是日期、月份和星期,正中央是银表盘以及大月相显示。这怎么看都不是一般军人的行装,而是安放在拿破仑四平八稳的马车或帐营内的珍品,当然如果战况恶劣到波及这座钟的安危,也说明这个钟已经没有用处了。
王公贵族行军讲究自是理所当然,不过这一设计亦不只是为了好看。特别是带有绝缘擒纵部件月相这一功能,可以减少自然磁场带来对走时的干扰,于军事行动中亦可以更准确得知新月之夜进行伏击的时机,恃着无月的黑暗里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拿破仑能横扫欧洲,除了兵贵神速,也多少因为宝玑提供了精确而精美的时计,让他一路凯歌。

早期的 Waltham 军用腕表,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战士所佩戴的腕表。German Clock Museum
到了 19 世纪后期,又一次因为战争把民用时计变成高度军用,然后在战事结束后,把军器化、精良化的时计,回流到民间。这一回亦间接催生了飞行员腕表的出现。16 世纪时已经有为女士而设计的腕表,当然这只是把时计变为配饰的演进,但其时已经意识到把时计功能简化至单纯时分秒的读时功能。
怀表变为腕表的两个重要契机

B-Uhr
到了 19 世纪末临近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不管是欧陆本土,还有就是列强之间在殖民地的纠纷,都让整个局势剑拔弩张;亦因为工业革命之后,战争的形式也慢慢改变,速度更快杀伤力更广,每个参与个体对时间的需求,比起以前只有马的战阵,要来得反应更为迅速,战场上再没有时间给战士们慢悠悠的从口袋里掏出怀表来看。所以在 1880 年至 1900 年期间,其时最先进的德军率先在军队中使用了腕表,及后英军,东亚的日军等也陆续用上。

早期「腕表」是为怀表加上皮制表带。Mappin & Webb
但这时的腕表思路,还没有摆脱怀表的基础,匠人设计出皮制表带,把怀表安装在腕上。设计因为需要而生,最后也是因为军需,把时计向着轻量化便携化的方向推进。历史上其中一枚称得上真正为战争而生产的腕表,来自 Mappin & Webb(现在为英格兰及爱尔兰一家腕表及珠宝连锁店,1775 年在 Sheffield 以银器工坊面世,后来有生产怀表及腕表)的 Campaign Watch,这款腕表被应用在 Second Boer War(1899 – 1902 年,大英帝国在南非殖民后与原居民的战争之一)。

Mappin & Webb 当年推出 Campaign Watch 时的广告。Mappin & Webb
从广告上看得到先是简单用上怀表装在皮表带之上,但外壳却由常见软金属的银壳,改为钢材,也正因这一实际需要,较便宜的钢材逐渐成为主流的表壳材质。而后来一款的设计便更明显再进一步:在表壳之上出现了表耳,直接装上表带,比起怀表改装的来得更为轻便,在设计上已经与现代的军用腕表以及飞行腕表相当接近:拥有大表冠就是方便战士们戴着手套也能调整时间;时标的设计也由传统细小的罗马数字改为办识度较高、字型偏大的阿拉伯数字,方便千钧一发之中一瞥时间之用。

Albert Santos DumontGetty Images
战争的方式改变是其中一个把怀表推向腕表的重要契机,其中一个巨大的改变,必定是飞机的出现,以至飞机加入了军事编制,使得需求变成必要。1904年,与莱特兄弟(Wilbur & Orville Wright)争一日之长短的法裔巴西工程师阿尔贝托·桑托斯-杜蒙(Albert Santos Dumont)便向钟表匠路易·卡地亚(Louis Cartier)提出需要一枚在飞行时,即使时刻掌控着操纵杆也能知道时间的时计,这也成为路易·卡地亚专门为桑托斯-杜蒙设计的腕上时计 Cartier Santos。

Cartier Santos 无可置疑地成为了飞行时计的起点。Cartier
即使时至今日,还有不少关于谁是首个成功试飞的飞行器发明家的争论,但毫无疑问,Cartier Santos 却无可置疑地成为了飞行时计的起点。不过以现今标准来看 Cartier Santos,仅算是一枚正儿八经的腕表,还不具备真正飞行腕表的本质。把飞行腕表的标准再一次制高的,正是想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中东山再起的德国人,是的,又是德国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殖民地被瓜分、武备被高度限制,直到纳粹党与希特勒(Adolf Hitler)上台,便迅速违背凡尔赛条约,把空军高速重建起来。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以及一战各国的元气还没有回复,也最多只能让列强打打嘴炮,纳粹德国的军工厂已经以制造民航运输机为借口,疯狂建造双引擎多功能战斗机 He-111。

此为 Longine 浪琴近年复刻的 Lindbergh 新版。Longine
随之而来就是需要大量飞行员以及其佩戴的飞行腕表,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希特勒便暗中下令让德国航空部进行单一的采购:用以大规模发放的飞行员使用腕表。这一史料多少证明了希特勒一早就做好空中闪电战的二战主题,同时也让德国航空部就这从来没有过的战争模式发明并采购全新飞行腕表的规格。用以比较现行的类近产品,不妨以浪琴(Longine)在 1931 年为美国飞行家查尔斯·林白(Charles Lindbergh)生产的同名腕表 Lindbergh 作为参考,此款腕表配备了可以用表盘进行换算的飞行滑尺,可以通过时速、高度和距离互相计算所需要的飞航数值。
不过德国航空部得出来的设计,却没有把飞行滑尺加装到设计之上,反倒是加入了所有飞航时所必要的元素:

B-Uhr 现在还是一家推出飞行腕表的品牌,也在复刻着很多当年的型号。B-Uhr
腕表走时精准、防撞抗震再加上防磁是针对飞行时的重力环境及严峻的战斗条件;秒针具备归零功能,方便机组作战时减低个别行动的时间差误。方便读时,所以表径不得小于 55mm,设计以一眼辨明为目的,表盘以深色为主、数字用浅色(日后采用夜光物料)阿拉伯时标。大表冠让戴上手套也可以调整时间,表带采用近似现代的 NATO 表带,能直接戴在衣服之外,这许许多多归纳下来,让德国人创造出 B-Uhr 飞行时计,而这一款正是日后几乎所有飞行时计的原型腕表。
飞行腕表的特色功能及表款推介
从战争军需到民用产品,一些曾在飞行腕表上被研发和改良而来的特色功能,至今仍影响着现代腕表的设计,此番我们也特别挑选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4 个功能来为大家做解析,当中包括大表冠、飞行滑尺、格林尼治时间和 NATO 表带等等。
大表冠
这项功能几乎自称是飞行腕表的时计都会配备,如上面提到,方便在戴上手套后仍能拔出表冠进行调教之用。
IWC Big Pilot Shock Absorber XPL
说到飞行腕表的大表冠不可能不提 IWC,而且今年 Watches & Wonders 上,就有一枚重点新作 Big Pilot Shock Absorber XPL 腕表,主打极为先进的防震系统。品牌用上专利 SPRIN-g 保护系统,耗时 8 年研发,让腕表能够承受加速度超过 30,000g 的力量。表壳用上专利材质 Ceratanium®(瓷化钛金属)制成,具有陶瓷轻盈、抗刮的特质。
Zenith PILOT TYPE 20 银质特别版
PILOT 飞行员系列 TYPE 20 计时腕表银质特别版的表壳直径为 45 毫米,磨砂银色表盘营造出铆钉细节与其不规则的缎面拉丝表面,是仿焊接机身设计得来。即使不像上面提及的飞行腕表本身拥有巨大表船,其标志性的超大阿拉伯数字时标,并配备覆有白色夜光材料的超大刻面时针、分针和秒针。都是拥有飞行员腕表特有的氛围。
飞行滑尺
拥有电脑导航的今天很难想像要靠着腕表面盘的读数去计算各种关于飞行的数值,但在上世纪 50 年代这种方式却是最方便的工具。通过架接在腕表上的环形滑尺,以乘除法运算,可以简单快速地指导飞行计划,和执行导般所有计算,包括均速、航距、油耗、升降速率、英里、公里和海里的换算。
BREITLING Navitimer
1952 年,BREITLING 推出专为飞行员和其他航空专业人士设计的 Navitimer。其签名式的环形飞行滑尺几乎成为了这一型号的代名词,更曾被评选为全球最大航空业协会世界飞行员协会(AOPA)的官方用表,由 50 年代开始至今,Navitimer 现在的 01 腕表继承了当年的黑色表盘搭配红色秒针、银色累积计时器以及立体数字时标,体现出细节便是王道。
Hamilton Khaki Aviation Converter
Hamilton 去年年底推出的飞行腕表系列 Khaki Aviation Converter,也是拥有飞行滑尺腕表的特色,双向旋转表圈设计便于使用飞行滑尺,除了上述滑尺的功能,Hamilton 的还包含了磅/公斤和呎/米以及货币换算的公式。而 Khaki Aviation Converter 的最大优势就是其定价在 1,000 欧元左右,品牌再一次展示入门腕表的竞争力。
格林尼治时间
正名为格林尼治平均时间(Greenwich Mean Time,GMT)自 1924 年 2 月 5 日开始,格林尼治天文台负责每隔一小时向全世界发放调时信息。亦因为这个系统,有了时区的观念。由于飞行可以快速地通过不同的时区,所以有部份标榜飞行用的腕表,会加入这个换算功能。从钟表技术历史上看,GMT 两地时间最初是为迎合飞行员的要求而研发出来,现代也会称为两地时间功能,说的就是原出发地时间,以及所在地时间的差别。
Rolex GMT-Master II
2021 年 Rolex 新款腕表中,GMT-Master II 被媒体定调为隐藏表款,很大可能是因为其更新的细节不是那么显而易见。不过经典造型本身就不用有翻天覆地的改动。俗称为百事与可口可乐的表圈还在,就可以用旋动的方式,设定原时区与所在时区的时间。第二时区指针所指示的,便是用来设定原时区(Home Time)之用的实用功能。
Bell & Ross BR 03-93 GMT
Bell & Ross 本身就是以方形表款,并以飞机上的仪表盘设计建立起硬朗的飞行腕表调性。BR 03-93 GMT 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加入了旅人们常备的 GMT 功能,并且具备黑色射线纹表盘与白色夜光数字及时标的强烈对比,此正是品牌的设计基因,来自飞机驾驶舱仪器设计,并可以防反光,显示更清楚易读。
NATO 表带
NATO 表带的名称,先是 NATO 指的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的军用配件,不过表带其实来源自 1973 年英国国防部研发的军用表带,唤作 NATO 表带其实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谬误,由于在军用品店与北约军用品相似,所以就以后者变作通称,但其实这种类近的设计,在纳粹德国时期所设计的军表已见雏形。
Tudor Black Bay 1958 18K 黄金腕表
这一枚 Tudor Black Bay 1958 腕表其实和飞行腕表一点关系都没有,或多或少想要引证 NATO 表带已经成为了一种腕表潮流,就是用这种方便易用的表带去吸引更多年轻客群。同样地,这一枚腕表亦成为了今年 Tudor 在舆论上的一大焦点,毕竟这黄金表壳与大热的绿色表面,早就成为大卖的标配元素。
Omega Speedmaster Velcro
当然不会硬把 Speedmaster 超霸表列为飞行腕表,但当年所用,套在宇航服上的表带跟飞行腕表表带的概念一致,而适逢今年三月底,Omega 为了纪念与 NASA 在人类登月和太空探索历程中的长久合作,品牌推出多款全新 Velcro 表带,配备方便宇航员使用的粘扣,并饰以 NASA 的红白蓝星球标识。全新 Velcro 表带宽度为 20 毫米,共有三款。
飞行腕表可能在历史长河中是过客,确实,拥有现在卫星导航的年代,机械走时说不准是缅怀过去的符号而已。不过,这一符号也走了上百年,即使功成身退,但仍以这一坚拔形像告诉喜欢飞行腕表的人们,所谓硬朗与意志便该如你所曾看见过的一样,也一样的戴在腕上记之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