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年后的涂鸦发展史:从 Tag 到 Hashtag,数字时代下的涂鸦二十年
同时邀请到 9 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涂鸦艺术家。

涂鸦文化从诞生之初,就作为人们沟通交流和传递个人思想的工具。从 60 年代第一批 Writer 开始涂鸦生涯,到 80 年代嘻哈文化蓬勃发展从美国到欧洲,与其息息相关的涂鸦文化也从最初的 Tag 发展为拥有多种风格形式的潮流文化。随着 Y2K 时代的到来,涂鸦也开始被更多人认为是一种艺术形式,这种 Urban 文化的表达形式在集体焦虑下得到了新的契机。艺术收藏家们开始搜寻一些街头最炙手可热涂鸦艺术家们的个人作品,也是在这个世纪之交的几年后,「Banksy Effect」开始不断发酵,并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现象。
日本美学 Superflat 在本世纪初的引入、Kaws 等人带起的公仔热潮、纸媒杂志到博客和社媒的转变、女性涂鸦艺术家的崛起、公众对涂鸦艺术的改观、政府对于涂鸦的政策变化、街头文化和时装圈对涂鸦艺术家的拥趸、美术馆和艺术机构的开放态度……在这个庞大文化体系中产生的变化与影响在一时间也很难全部厘清,所以此次我们也邀请到 9 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涂鸦艺术家。
Steven Harrington 和 Felipe Pantone 作为新世代涂鸦艺术家的代表与我们聊了聊本世纪涂鸦应用媒介的变化,巴黎涂鸦艺术家和 Graphic Designer Funco 则提到新时代平面设计和涂鸦的关系,芝加哥涂鸦女艺术家 Miss Merlot 谈及了当代女性力量在涂鸦圈的影响。KRINK 创始人 Craig Costello 则是从涂鸦工具和科技角度入手,马来西亚涂鸦艺术家 Cloakwork 和 丹麦艺术家 Bates 也分享了亚洲和欧洲涂鸦场景的独特之处,中国涂鸦网 gunc 创始人也和我们讲了讲中国涂鸦近年的发展,CESISM 则把我们带回最纯粹的纽约街头,一聊社交媒体对涂鸦的影响、艺术的边界问题以及他们对涂鸦文化未来的展望。

Felipe Pantone
阿根廷/西班牙艺术家
你认为 2000 年以来涂鸦文化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互联网的出现对涂鸦文化的影响毋庸置疑,无论一个人的社会背景如何,涂鸦的文化以及其衍生文化都可以遍及世界各地。社交媒体让信息的可触性变强了,在 98 年的时候,我花了大约一年的时间才找到适合自己的喷口、好的喷漆店,以及志同道合的人。也会通过各种可获得的渠道去半价购买二手涂鸦杂志或黑白影印本,才知道其他 Writer 的风格。如今,通过 Instagram、YouTube 等学习技巧实在太方便了。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在社交媒体上也非常活跃,与来自世界各地的 Writer 和涂鸦爱好者分享。当然,涂鸦文化的一部分仍然留在地下,看到地铁车厢上的涂鸦时,总会让人感觉像是回到了过去。
你的风格演变过程是怎么样的?
感谢涂鸦让我找到了自己。涂鸦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它是一次性的,短暂的,即时的,就像网络空间中的图片一样。涂鸦让我有了环游世界的机会,让我充满活力,不断成长。也是这样逐渐地,我找到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我也觉得它非常符合当代的精神。
「涂鸦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它是一次性的,短暂的,即时的,就像网络空间中的图片一样。」
从壁画、画布、甚至是家具,你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哪个是你最喜欢的媒介呢?
2019 年,我放慢了涂鸦和壁画创作的速度,2020 年由于疫情则更加。但我很喜欢我现在的工作时间。我有一个专业的团队,来帮助我实现大多数想法,目前我也正在尝试做一些家具,我感到很兴奋。
如何看待街头艺术和街头服饰之间的联系?
我们突然成为了主流!过去,我们常常在后巷画画,在车库里打印 T-Shirt。而现在,名人们都穿着我朋友的品牌,我们也被邀请到世界各地的艺术展去绘画,这挺疯狂的!
从街头墙面到美术馆珍藏,你认为这些年来涂鸦与传统艺术的边界正在变得模糊吗?
当然!即使在最近几年,街头艺术也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现在人们会把它与 Festival 的壁画联系起来。不少艺术家(包括我自己)正在超越街头的限制,与传统艺术画廊或博物馆合作,这一点我很喜欢。不过我也讨厌被拘泥在一种艺术形式中,或者被贴上所谓艺术家的标签。人们喜欢标签,但艺术比这个名号所要复杂的多。
你觉得未来几年,涂鸦文化会朝什么方向发展?
老实说,我还挺不敢相信涂鸦在当下的活跃程度的,社交媒体真是改变了整个游戏。所以我预测涂鸦 Writer 会继续保持这个势头,特别是那些地下的涂鸦艺术家。涂鸦的历史已经很久了,这是一种追求自由和表示抗议的行为,我认为它将永远存在!

Steven Harrington
加州艺术家
你与涂鸦的故事?涂鸦于你的意义是什么?
我在 8、9 岁时就接触到涂鸦。我还记得我的朋友和哥哥们会背着包带着 Mean Streaks 的马克笔,在 90 年代的街头四处溜达,留下自己的痕迹,那时涂鸦就是街头文化和生活的一部分。老实说,我仍然不知道该如何描述自己的艺术风格。我擅长用视觉说话,而不是通过字。我倾向于粗线条和鲜艳颜色,喜欢用卡通人物来传递我的信息。
你认为 2000 年以来涂鸦文化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我认为,过去十年来最大的变化是美术馆和大型艺术机构的对涂鸦文化的接受度。由 Jeffrey Deitch 和 Roger Gastman 策划的 「Art In The Streets」 MOCA 展览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些类似的展览带来了一场巨大的革命,大型的艺术机构和美术馆对于涂鸦文化的拥趸也由此可见。
社交媒体给涂鸦文化带来了些改变?
我认为社交媒体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信息渠道。我年轻的时候,只能在自己城市的街上看到涂鸦。如果幸运的话,才可能会找一本涂鸦杂志,或是教你如何使用喷漆的 Zine。如今,通过 Instagram 等平台,你可以实时查看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事情。
从壁画、画布、玩具甚至是衣服和球鞋设计,你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哪个是你最喜欢的媒介呢?
我喜欢所有的媒介,虽然设计一个玩具看起来和球鞋设计毫不相关,但他们之间就是互通的,我喜欢尝试不同的媒介,这中间会产生不少惊喜。
「我认为艺术一直在引导时尚,而时尚也在影响着艺术界,最好的艺术品可以跨越平台的束缚。」
如何看待街头艺术和街头服饰之间的联系?
我的看法也和上一个问题相似,我认为艺术一直在引导时尚,而时尚也在影响着艺术界,最好的艺术品可以跨越平台的束缚。
从街头墙面到美术馆珍藏,你认为这些年来涂鸦与传统艺术的边界正在变得模糊吗?
肯定的,我觉得这个边界真的已经很模糊了,我更喜欢称其为当代艺术而不是街头艺术。

Craig Costello
KRINK 创始人/纽约涂鸦艺术家
你与涂鸦的故事?涂鸦于你的意义是什么?
我在纽约皇后区长大,涂鸦是街头景象的一部分。我身边不少朋友都是涂鸦 Writer,这是在纽约成长文化的一部分。我从 1998 年就有作品参展,后来更是因为找不到适合的墨水喷漆,决定成立自己的涂鸦喷漆品牌 KRINK。我觉得涂鸦的本质表明人们想要创意表达的欲望远大于所要承担的风险。
「我觉得涂鸦的本质表明人们想要创意表达的欲望远大于所要承担的风险。」
如何看待街头艺术和街头服饰之间的联系?
你认为 2000 年以来涂鸦文化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互联网对涂鸦的发展和风格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来涂鸦是非常注重本地城市文化的,但通过互联网全世界都可以互相交流并影响。比如,来自法国的一位 Writer 可能会受到圣保罗涂鸦的影响,却从未涉足巴西,并融合成自己的风格。又或是 70 年代的本地涂鸦被传播到网上,则会影响新一代来自不同国家的年轻人。
此外,还有大量专门针对涂鸦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产出。这些产品改变了人们的涂鸦方式,比如随着 KRINK 的发展,Drippy Mop Tags 也已成为街头的标准,品牌和供应链的完善,也使得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质量更好的涂鸦工具。
如何看待街头艺术和街头服饰之间的联系?
不少涂鸦创作者都会在一些独立小型的街头品牌中担当创作,而今天街头服饰走向了更大的舞台,一些设计师喜欢追溯回街头风格早期的根基致敬。
从街头墙面到美术馆珍藏,你认为这些年来涂鸦与传统艺术的边界正在变得模糊吗?
是的!但我认为很多会涂鸦的人,其实一直都是更广的创意文化的一部分。他们通常都是好的画家和设计师等,只是在年轻时就开始涂鸦,未来发展道路则是自己的选择。

Miss Merlot
芝加哥涂鸦艺术家
你与涂鸦的故事?涂鸦于你的意义是什么?
我一直都喜爱艺术,直到 16 岁左右,我遇到几个非常喜欢涂鸦的朋友,有一次我开车在高速公路上,第一次看到他们的涂鸦时,才意识到它可能对人们产生的影响,于是我就立即被吸引了。我的风格源于传统的纽约涂鸦风格,但我一直偏向大胆又清晰易读的字体。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学到了许多技巧和方法,我的涂鸦已经从一开始的晦涩逐渐演变成更柔和易懂的东西,这也花了我很多时间才打破常规 。
你认为过去十年,对于女性涂鸦艺术家有什么改变吗?
过去的十年中,涌现了更多优秀的女性涂鸦艺术家,我希望她们能继续坚持喜爱和传播这个文化。现在艺术展、美术馆也都会主动去联系这些女性艺术家,我还记得当初只认识圈内另外 5 位女性涂鸦艺术家的日子,而现在出色的女艺术家实在太多啦!
「过去的十年中,涌现了更多优秀的女性涂鸦艺术家,我希望她们能继续坚持喜爱和传播这个文化。」
社交媒体给涂鸦文化带来了哪些改变?
Instagram 的出现改变了涂鸦文化,而就整个社交媒体而言,我觉得它改变了人们对涂鸦的理解。以前公众看到涂鸦或正在涂鸦的人,他们或许会觉得不安,不希望与之相关。现在,人们的接受度更高了,它在某种程度上帮助弥合了美术界与涂鸦界之间的鸿沟,而且从很多方面来说,为涂鸦艺术家(包括我自己)开创了许多机会。
从街头墙面到美术馆珍藏,你认为这些年来涂鸦与传统艺术的边界正在变得模糊吗?
我觉得在过去的几年中,涂鸦已经变得更加主流,有一段时间,涂鸦已经变得越来越不被艺术收藏家,企业和公众所欢迎。但这几年,不少涂鸦艺术家也都开始进入传统艺术界,这对涂鸦艺术长足发展也确实有利,但是只要能够随心所欲地使用涂鸦对我个人而言就足够了。
你觉得未来几年,涂鸦文化会朝什么方向发展?
真的很难说,借助社交媒体,各种类型的涂鸦都触手可及,涂鸦艺术家们都在不断进步,这样也会激励整个社群的发展,我只能说一切都会更上一层。

Bates
丹麦涂鸦艺术家
你与涂鸦的故事?涂鸦于你的意义是什么?
我在幼时很喜欢嘻哈文化,后来我看到了街头的涂鸦,于是开始尝试在社区街头留下我的 Tag,这也是我开始一切的契机。涂鸦是我的热情所在,是我文化认同的一部分,也是我工作生活的一部分,是我旅行的意义。这 35 年里,我也在不断成长,特别是在字体方面。现在涂鸦工具的质量都在不断提高,当你不断练习,你的技巧自然也会提升,下笔的时候也会变得越来越自信。
涂鸦文化在丹麦的演变?
在 1980 年代,嘻哈文化传入丹麦,然后涂鸦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一些相关的书籍、电影也开始传入。我们当时有一个青年文化俱乐部,在周末会举办各类派对,也是在那儿我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新一代面对的则是完全不同的场景了。
社交媒体给涂鸦文化带来了哪些改变?
现在的年轻人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得很多的讯息,但这也有好有坏,有些纯粹的东西会在这个信息大爆炸间流失。不过我个人还是很喜欢通过这个平台来和我的观众交流。我们年轻时候,可没有这种机会。对那些刚开始涂鸦的年轻人来说,能和自己仰慕的艺术家交流并得到回复,是非常能激励他们前进的。
「对那些刚开始涂鸦的年轻人来说,能和自己仰慕的艺术家交流并得到回复,是非常能激励他们前进的。」
如何看待街头艺术和街头服饰之间的联系?
我自己年轻的时候,就在好几家丹麦的街头服饰店铺呆过,我甚至还尝试着去创立自己的街头品牌,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件难事,从设计到生产到经验,这需要很多的精力和资金的投入,还需要遇到对的人和好的机会。现在我依旧会出一些自己的周边商品,这也算是社群文化的一部分。
你觉得未来几年,涂鸦文化会朝什么方向发展?
我觉得科技的发展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涂鸦文化,前几天我还看到有人可以使用无人机操作来绘制涂鸦了。当然即使现在涂鸦更多地被传统艺术领域所接受,它说到底还是一种地下文化。

ZZZOEEE
中国涂鸦网 graffiti.net.cn 创始人
你与涂鸦的故事?涂鸦于你的意义是什么?
2004 年在当时的 Mtv 台上看到 Dmx 录影带,然后被背景里的 Graffiti 所吸引,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酷东西,于是开始上网去找各种资料,当时能找到的资料极少,大家在电驴上扒 Graffiti 视频然后靠刻录 Dvd 传着来看。可能是当年的学习资料都来之不易,所以都恨不得把里面的内容都截下来慢慢细品,最难忘的事情莫过于 2008 年时全国网友自发一起做 Onechina 主题涂鸦了,也因为太火让我们的涂鸦网站关了整整两年。涂鸦对我来说,算是一份礼物吧,让我这个小镇青年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也让我认识了很多很多的朋友,大家除了热爱都很有爱,Love & Peace。
你是如何开启中国涂鸦网这个网站的?
说起来也是一瞬间的想法,觉得该有个地方可以让大家发布作品交流,所以就跟我当时的队友(Himes)打了两小时的电话,就定下来开始做了。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还是高中生,他自学网页框架,设计部分就找当时的涂鸦前辈(Mag)无偿帮忙,而我就开始去跟品牌方聊合作,做成了国内第一个涂鸦聚会。然后06年做到现在了,中间因为不可抗力的原因关了两年,后面遇上了现在的队友 Tkscrew 的 Ice,他说这东西不能丢,我们咬咬牙继续做吧。也挺感谢他的,让 Gnc 没有丢。
涂鸦文化在中国的发展?
从作品到商业价值,国内的涂鸦近几年发展挺迅速的,比如说专业的涂鸦工具一开始都是从香港的 Writer 帮忙带过来,到现在已经有专门的代理商,并且在国内 Writer 的努力下,开发出了中国自己的专业涂鸦喷漆,让大家更容易去创作,质量也越来越高了。在商业上,Graffiti 更受大家的关注和认可,这也得力于 Hiphop 文化在国内的热度,而且大家的技术也越来越好了,说到这其实我蛮羡慕现在的年轻人的,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接触到了最好的东西,而且获取信息也比我们当时快速多了。
「街头墙面是每个 Writer 的根,而作品能到美术馆珍藏是对作品对 Writer努力的认可,但根的东西不会丢。」
从街头墙面到美术馆珍藏,你认为这些年来涂鸦与传统艺术的边界正在变得模糊吗?
我觉得并没有模糊,我为什么一直用 Graffiti 去代替涂鸦二字,因为这样更纯粹和更体现真正的涂鸦文化,街头墙面是每个 Writer 的根,而作品能到美术馆珍藏是对作品对 Writer努力的认可,但根的东西不会丢,那时本质的区别,Graffiti 依旧是那个很酷的东西。现在被美术馆珍藏的那些作品他们的作者依然会在街头创作(譬如 Kaws、Banksy、还有国内的 Dal、Abscrew),反而那些没出 Bomb 街头却标榜是涂鸦艺术家的,我劝你还是赶紧把前面两字去掉。
你觉得未来几年,涂鸦文化会朝什么方向发展?
应该会越来越来好,商业也越来越尊重 Graffiti 文化,不再是 Mv 配角、综艺包装物料。特别这两年你会发现,潮流圈越来越多结合 Graffiti 元素的单品,因为这是有文化的内容,大家也开始认同这是很酷的东西。认识很多作品很不错的 Writer 都创立了自己的品牌,也受到很多人关注,但有样东西肯定不会变,Graffiti 依然生于街头。

CESISM
纽约涂鸦艺术家
你与涂鸦的故事?涂鸦于你的意义是什么?
是在 1983 年纽约的夏天,通过一些儿时的朋友,唤醒了我涂鸦创作的内心世界。现在涂鸦对我的意义与起初时,完全不同。最初,涂鸦更像是一种冒险和探索自我的旅程,是我早晨起床的原因。而大约 30 年后的今天,我仍然在街头涂鸦创作,并以此谋生,所以涂鸦于我而言也从最初的冒险变成现在工作生活的一部分而有所不同。我的涂鸦主要是侵略性风格化的字体为主,颜色设计为铺。不过我的风格还在不断成长变化,很多时候就是抓住那一瞬间的感觉。
你认为 2000 年以来涂鸦文化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最大的变化自然是社交媒体的出现,积极的一面,自然是激发涂鸦人的灵感。消极的则是让人们变得缺乏创意,缺乏冒险精神,你总能看到很多重复的作品,而且很多时候你都无法说清究竟是谁抄袭了谁,只能说现在我看到的能让我惊喜的作品越来越少了。
「你总能看到很多重复的作品,而且很多时候你都无法说清究竟是谁抄袭了谁。」
如何看待街头艺术和街头服饰之间的联系?
我觉得街头服饰来自于涂鸦文化,而且我觉得涂鸦早在街头艺术成型之前就已存在,所以我觉得现在的 Streetwear 最早就是从街头涂鸦文化中不断演化而来的,只是后来人们才找到了这个系统性运用的方式。
你觉得未来几年,涂鸦文化会朝什么方向发展?
我觉得涂鸦文化会继续在博物馆和美术馆间发展,且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继续获得广泛使用,目前它在广告媒体、时尚、音乐、运动等层面的运用就已经和我入行时非常不同了。因为它没有边界,所以很难定义其具体的走向,但对于那些对涂鸦充满激情的人来说它依旧会是一个探险的旅程。

Cloakwork
马来西亚涂鸦艺术家
你与涂鸦的故事?涂鸦于你的意义是什么?
我在高中时期开始注意到吉隆坡街头的涂鸦,但涂鸦的类型实在太多啦,艺术家们用不同的媒介来创作。于是我开始研究起涂鸦字符和字母,这是十年前的事,那时吉隆坡还没有很多涂鸦艺术家。对我来说,涂鸦很纯粹,就是通过在墙壁上随意绘制颜色来表达想法、风格和故事,并引起公众的注意。
你的风格演变过程是怎么样的?
我觉得我的风格是年轻的、具有城市风格的、色彩丰富的且积极向上,因为每天都有太多消极的情绪围绕着我们,我希望当人们看着我的涂鸦时,可以感受到积极的氛围并为自己的一天加油打气。我曾尝试过破坏性和黑暗的风格,但马来西亚人对涂鸦本身就有不少质疑,我无法记得这个确切的过渡点,但我的艺术很好地表达了我的个性。
「我希望当人们看着我的涂鸦时,可以感受到积极的氛围并为自己的一天加油打气。」
你认为 2000 年以来涂鸦文化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这些年,涂鸦文化传进马来西亚,并得到发展。涂鸦作品的质量不断得到提升,引起了国际的关注。马来西亚的涂鸦艺术家们也被邀请到世界各地与全球的艺术家们进行交流,我也注意到一些本地的涂鸦艺术家们进行各类实验,去尝试各种媒介的可塑性。
社交媒体给涂鸦文化带来了哪些改变?
好的一面是,我们的作品将被永远的记录下来,并得到传播,通过网络来欣赏别的艺术家的画作,而不需要实际去旅行。坏的一面是,一些涂鸦作家不再愿意冒险在街上创作他们的作品,找到一个舒适的地方来画画,只为了拍照上传 Instagram。
你觉得未来几年,马来西亚的涂鸦文化会朝什么方向发展?
公众会慢慢接受它,时尚圈也会更加深入这个亚文化。年轻一代对涂鸦有全新的看法。我认为它将更多地转向城市风格并变得简约。最近,我还发现了 VR 涂鸦科技,艺术家们可以在不吸入喷漆有害物质的情况下创作,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发明,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依赖科技。

Funco
巴黎涂鸦艺术家/Graphic Designer
你与涂鸦的故事?涂鸦于你的意义是什么?
我第一次接触涂鸦是在看 80 年代的滑板录像时看到的 Bones Brigade 和 C.R Stecyk Venice 的 Tag。在那之后,我会和朋友在墙上贴上我们的名字,以此开玩笑似的标记我们的领土。现在,涂鸦对我来说意味着自由和不受限制。我喜欢用喷漆对字母进行创作,我会形容自己的风格是「Stylewritting」,我也换过不少名字,以这种方式标记我发展的不同时期。从事涂鸦 30 多年来,现在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自由。
你认为 2000 年以来涂鸦文化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人们对待涂鸦的思想更加开放、接受度高。涂鸦创作的人们来自各行各业,不再有唯一标准。我一直认为将涂鸦放入 Hip-hop 这个大文化背景下是不公平的,因为当下很多的 Writer 都并非是这个出身。当下的涂鸦拥有自由的属性,不需要依附于其他的载体,它只是一种纯粹的艺术运动。过去十年标志着 Writers 观念的根本变化,为了涂鸦的更好发展,原本潜在的规则都被打破了。
如何看待平面设计和涂鸦之间的关系?
和所有图形创作一样,平面设计和涂鸦一直都彼此重叠联系。多年来,我们一直在重制漫画和艺术作品中的元素,现在平面设计也会从涂鸦中汲取灵感,各类艺术形式本身就是贯通的,许多涂鸦艺术家也是平面设计师。两者都与艺术和创造有关,这才是最重要的。
社交媒体给涂鸦文化带来了哪些改变?
社交媒体的出现真是带来了一场革命, 2000 年前的涂鸦,它的来龙去脉都有迹可循。但当下无论是网购工具的便利性,还是资源获取的渠道都在一键之间。我喜欢通过社交媒体与他人沟通和交流,我觉得如果有人还想着要抵制社交媒体的话,那就太蠢了,关键在于怎么用它。
从街头墙面到美术馆珍藏,你认为这些年来涂鸦与传统艺术的边界正在变得模糊吗?
是的,街头艺术算是本世纪的主要艺术形式了,不管是好是坏,都是当代艺术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墙上,火车车厢上还是在画布上,它都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用以传达情感,不应设限。
「总会有人想要留下自己的名字,只是方式的不同,能肯定的是这种艺术形态会长存。」
你觉得未来几年,涂鸦文化会朝什么方向发展?
很难说,肯定会有起起伏伏,因为有些人是为了眼下的名声而来,并没有真正的热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它不会停止发展。不管怎样,总会有人想要留下自己的名字,只是方式的不同,能肯定的是这种艺术形态会长存。
从与 8 位艺术家的对谈中,不难看出过去 20 年涂鸦文化发展的进程难逃数字时代的影响,从 Tag 到 Hashtag,涂鸦文化的纯粹是否归结到底也许就是有关留名。艺术表现的形式在当代变得越来越多,新兴艺术媒体形式的出现和艺术观念的改变,也让我们进入一个更加多元化与包容的世代,街头艺术、涂鸦文化和当代艺术的界限也在变得模糊。涂鸦文化会朝什么方向发展,也许无人能够说清,但能肯定的则是这种艺术形态会长存。
最后,我们就聚焦 2000 年后的涂鸦发展史,从时间线入手,一看大事件发生背后整个涂鸦文化的进程。
Timeline:
2000 年,Y2K 时代到来,「Banksy Effect」开始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现象。
2001 年,由日本艺术家村上隆发起的 Superflat 企划,将日本传统美学中的「超平」理念带入北美街头。
2001 年,Kaws 出版日本专书《KAWS ONE》,并与 Nigo 联名打造「The Kimpsons」系列,由此开启街头潮流界的公仔热潮。
2001 年,涂鸦杂志 《CLOUT® Magazine》在加州创刊,随后《Catch Me If You Can》等纸质杂志也相继出版。
2002 年,Banksy 的知名 Stencil 作品 《Girl with Balloon》在伦敦 Waterloo Bridge 首次出现。
2005 年,伦敦地铁七七爆炸案后原本地铁车厢上的涂鸦被除去,未经许可的涂鸦可被判处刑事重罪。
2005 年,美国艺术家 Swoon 在纽约开设个展,成为女性在街头艺术界的先锋,随后开启「Artivism」,将街头艺术和行动主义的结合带到新的层面。
2006 年,西班牙艺术家 Felipe Pantone 开设个展,「Designer Style」设计风格开始流行。
2008 年, Banksy 在伦敦举办为期 3 日的 Cans Festival,受此启发 Super Cans 和 Upfest 也由此成立,后者逐渐成为欧洲最大的街头艺术和涂鸦艺术节。
2008 年,专注亚洲涂鸦文化的纸本杂志《Invasian》创刊,含括中日韩和东南亚各国的涂鸦场景。
2009 年, 电商平台与物流业的发展让 Bombing Science 、SAM 和 Spray Daily 等成为出售涂鸦工具、杂志和服装等周边的一体化涂鸦文化平台。
2010 年,艺术家 Poesia 提出「Graffuturism」理念,来自于涂鸦者的潜意识,具有诗意,独特且难以定义,是涂鸦艺术家们的通用美学和语言。
2010 年,Instagram 的出现吸引了不少如 《Juxtapoz Mag》 等传统涂鸦媒和博客入住,由此社交媒体开启了涂鸦文化一个新的世代。
2011 年,「The Girl In The Blue Bra」由埃及街头艺术家 Bahia Shebab 发起,此后涂鸦的社会政治属性不断增强。
2011 年,Pixelated Graffiti 代表艺术家 Space Invader 为纪念其第 1000 个作品,在巴黎开办个展:「INVADER 1000」。
2012 年,老牌时装屋如 Louis Vuitton 联手涂鸦艺术家发布产品,Burberry、Alexander McQueen 等利用涂鸦 Mural 作为 Campaign 载体,涂鸦被赋予更多商业价值。
2014 年,David Anasagasti 的标志性涂鸦被 American Eagle 在街头重制,涂鸦的版权问题由此引发热议。
2015 年,洛杉矶市政府抹去 3000 万平方英尺涂鸦,从地面、墙面到随处可见的 Sticker,涂鸦依旧是市政管理的痛点。
2017 年,Jean-Michel Basquiat 来自 1982 年的作品由 ZOZOTOWN 创始人前泽友作以 1.1 亿美元购入,创造全新拍卖史记录。
2017 年,Verdy 建立 Girls Don’t Cry,新一波街头潮流中的平面设计与涂鸦文化交错开始。
2018 年,Guccimaze 设计走红,Chrometype、Combrisi、Tom Arena 等新生代亚文化平面设计师展露头脚,在数字时代成为涂鸦人的新出路。
2019 年,涂鸦设计师与街头品牌的联名成为热潮,Off-White SS20 系列以涂鸦艺术为灵感,请到 Futura 联名,将街头艺术的各个层面相互连接。
2019 年,Banksy 画作《Devolved Parliament》以 £988 万英镑售出,成为其个人成交作品最高值。
2019 年,Museum of Graffiti 在迈阿密开幕,第一个真正由 Graffiti Writer 主掌的美术馆由此出现。
2020 年,美国联邦法院维持判定在 5Pointz 涂鸦圣地粉饰掉 21 位涂鸦艺术家作品的房地产开发商 Wolkoff 故意违反《视觉艺术家权利法》,需赔偿 680 万美元。
2020 年,疫情之下 Banksy 等人通过涂鸦和社交媒体进行呼吁并鼓舞人心,再次发挥涂鸦的「Artiv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