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死飞」文化发展的独特轨迹 | Fixed Gear 回忆录(下)

受潮流文化影响,Fixed Gear 在亚洲孕育出不同的文化特性。

Sports 运动

起源于纽约街头的 Fixed Gear 自行车,最早在快递业的信差们之间流行,之后又在亚洲潮流中心日本的推动下,成为在全球风靡一时的街头文化代表。但与任何一个小众文化的流行曲线相似,大众对于 Fixed Gear 的新鲜感在过去十年中迅速衰退,尤其是因为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手刹而被打上「危险」和「事故」等标签之后,如今这种讲求操控技巧的自行车基本已在街头「消失」……但对于那些真正热爱 Fixed Gear 文化的人来说,大众的误解和偏见并没有阻止他们继续追寻速度的脚步,正如车轮与踏板间的联动状态一样,他们与 Fixed Gear 所代表自行车文化之间将永远保持共同进退。
 
在早前发布的上篇中,HYPEBEAST 带领大家回顾了 Fixed Gear 文化的历史,此番我们又邀请到多位来自亚洲的 Fixed Gear 相关人员,一同聊聊该文化在亚洲的发展与现状,他们分别是台北 nabiis 创办人之一的 Ken Liu、香港 Skreambikes 及 Brakeless 联合主理人黄志峰、北京摄影师侯子通与 Fixed Gear 文化推广者陈驰、上海 Factory Five 成员程小虎,以及分别来自厦门、吉隆坡、首尔的骑手郑尧Syafiq RahmatJongwook Kook
 

日本 Keirin 竞轮文化根源

 
在上篇中我们介绍过,旧金山的 MASH SF 和 Macaframa 两大团队,让世界见识到了 Fixed Gear 运动的非凡魅力,而提到 Fixed Gear 文化在亚洲的发展,日本则起到了关键的「推进」作用。除了作为亚洲流行文化中心的先锋定位外,日本原本就有很强的 Keirin 竞轮文化根源,这就让 Fixed Gear 在日本街头的推广变得水到渠成。
 

亚洲「死飞」文化发展的独特轨迹 | Fixed Gear 回忆录(下)

日本 Keirin 竞轮参赛选手会身着鲜艳比赛服方便场外观众下注。| Kazuhiro Sugiyama/Getty Images

 
Keirin 竞轮起源于 1948 年的日本,当时整个日本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百废待兴的状态。在 Keirin 竞轮赛中首先由摩托领骑员在前方领骑,以帮助运动员们达到 50km/h 的骑行速度(女性约为 45km/h),之后领骑员会驶离赛道,让选手们在余下赛程中展开最后的速度对决。如果能在赛事前半段更好地省力和蓄力,就能在最后的冲刺中获得优势,而在冲过终点的那一刻,运动员甚至能达到 70km/h 的高速。
 

Keirin 竞轮在 2000 年悉尼奥运会首次登上奥运舞台。

 
Keirin 竞轮同时考验了运动员的体力、爆发力和运气,整个比赛过程非常具有观赏性,尤其是在赛事前段的铺垫下,让最后的速度爆发显得更为刺激。也正是因为如此,Keirin 竞轮在日本拥有非常高的人气,每年能够吸引几千万人的关注,它不仅是一种合法的博彩运动,更从 2000 年悉尼奥运会开始成为一项正式的奥林匹克赛事。
 

亚洲「死飞」文化发展的独特轨迹 | Fixed Gear 回忆录(下)

作为一项博彩运动, Keirin 竞轮帮助日本自行车工业在二战后快速振兴。| Chris Mcgrath/Getty Images

 
自诞生起 Keirin 竞轮便允许观众下注,以此维持这项运动的发展并开拓产业资金,颇具观赏性的赛制迅速吸引到大众的关注,更帮助日本自行车工业快速振兴。在 1957 年 Japanese Keirin Association 诞生之后,Keirin 竞轮开始往更加成熟和规范的方向发展,如今这项博彩运动除了每年吸引几千万人的关注外,在 2007 年引入线上投注和银行转账功能后,其每年的投注总额也超过 8,000 亿日元。
 

亚洲「死飞」文化发展的独特轨迹 | Fixed Gear 回忆录(下)

只有在专业竞轮学校接受特训的人才有资格参加 Keirin 竞轮比赛。| Chris Mcgrath/Getty Images

 
由于 Keirin 竞轮的博彩性质,日本对对于赛场规范和选手资质有着很高的要求。年轻人们需要考入专业的竞轮学校,然后在一年时间里接受武士道般严苛的训练,同时还要学习不同的比赛策略和训练方法。毕业后只有通过考核拿到资格证书的人,才能进入赛场与其他选手一较高下。即便如此,Keirin 竞轮的参赛总人数已经超过 500 万人,足以见得日本民众对于自行车竞速的痴迷和向往,而这也为 Fixed Gear 能够在此生根发芽打下坚实基础。
 

从极限竞速到生活方式的进化

 
在 2007 年正式发布 Fixed Gear 纪录片《MASH SF 2007》之后,MASH SF 团队便来到大洋彼岸的日本,分别于东京和大阪举办了两场放映会,让更多日本自行车爱好者见识到了 Fixed Gear 自行车的速度魔力,而以藤原浩为代表的原宿创意群体的介入,则让这种追求速度的极限运动,逐渐转变成为一种潮流化的生活方式。
 

亚洲「死飞」文化发展的独特轨迹 | Fixed Gear 回忆录(下)

藤原浩与滑板团队 T19,是推动 Fixed Gear 文化在日本快速流行的关键人物。| Brotures

亚洲「死飞」文化发展的独特轨迹 | Fixed Gear 回忆录(下)

知名杂志《brutus》曾推出一本 Fixed Gear 特刊,向日本读者全面介绍这一文化。| Brutus

 
那段时间藤原浩常与东京元祖级滑板团队 T19 的成员一起,骑着 Fixed Gear 自行车在夜幕下的东京街头驰骋,并经常在 HONEYEE 博客和媒体采访中提及这项运动,随即在东京街头圈引起不小的讨论。此外知名生活方式杂志《BRUTUS》也在 2007 年推出了一本名为「NO BIKE, NO LIFE」的特刊,为大家全面介绍了 Fixed Gear 的文化背景,进一步帮助其成为东京年轻人争相尝试的全新潮流。
 

亚洲「死飞」文化发展的独特轨迹 | Fixed Gear 回忆录(下)

藤原浩当年曾多次在博客中晒出他的白色 Fixed Gear 爱车。| Honeyee

亚洲「死飞」文化发展的独特轨迹 | Fixed Gear 回忆录(下)

受到 Fixed Gear 文化影响,邮差包成为当年最具人气的单品之一。| Manhattan Portage

 
在日本,Fixed Gear 自行车所隐藏的时尚属性得以完全开发。因为每个部件都可以自由选择的缘故,Fixed Gear 成为展示车主个性和美学创意的完美画布,像藤原浩那台印有标志性「闪电」Logo 的白色坐骑,便在当年引发了不小的轰动。而为了避免裤脚卷入轮胎而将牛仔裤 Roll-Up 的做法,再加上后背上的斜跨邮差包,更是 2010 年前后红极一时的街头装扮。
 

亚洲「死飞」文化发展的独特轨迹 | Fixed Gear 回忆录(下)

高桥盾曾以手臂纹身为灵感,打造了一件 Fixed Gear 艺术品。| Jules Gayton

 
此后越来越多设计师和艺术家也加入到 Fixed Gear 社群之中,包括大家熟悉的 Sk8thing、仓石一树(Kazuki Kuraishi)和 MADSAKI 等等,而UNDERCOVER 设计师高桥盾(Jun Takahashi),也曾将自己臂膀上的「锯齿」纹身立体化成铆钉细节,打造了一台极具 Punk 气质的 Fixed Gear 艺术品。而随着 Fixed Gear 更多地与流行服饰、独立音乐、艺术设计等商业元素结合,也将该文化在亚洲推向了流行的巅峰。
 

中国 Fixed Gear 的黄金年代

 
受到日本流行文化的辐射,Fixed Gear 迅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并在 2009 年左右迎来井喷式的发展。「2009 年我和两个玩滑板的朋友看到日本杂志《LOOP Magazine》上介绍了藤原浩也在玩 Fixed Gear,觉得这种与众不同的单车很酷,于是开始上网搜集资料,最后萌生了开一家自行车店的想法。」来自香港的 Brakeless 车店老板黄志峰回忆道:「当时 Fixed Gear 已经在香港受到不少关注,而我们也慢慢开始在线上店铺经销 Cinelli、Dosnoventa 和 Dodici 等外国品牌,同时为顾客提供整车定制服务。」此后他还与朋友一同创立了自行车品牌 Skreambikes,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亚洲「死飞」文化发展的独特轨迹 | Fixed Gear 回忆录(下)

在交通繁忙的香港街道间穿行,为骑手带来肾上腺素飙升的刺激感。| @houzitong

亚洲「死飞」文化发展的独特轨迹 | Fixed Gear 回忆录(下)

除了引入「东京快车急便」邮差业务外,nabiis 还积极参与 Rhc 等各种赛事。| Nabiis

 
与此同时,台湾地区也诞生了一个非常具有影响力的 Fixed Gear 单位:nabiis。「当我们在 2008 年创立 nabiis 这个品牌的时候,Fixed Gear 在台湾还是鲜为人知的运动。」主理人 Ken Liu 坦言:「自诞生之初 nabiis 便希望以『推广者』的角色,去创造出属于自己的 Bike Scene。」除了开创品牌和车店外,他们还将「东京快转急便」自行车快递业务引入台湾,并成立业余车队 Team nabiis 积极参与各种赛事。
 

亚洲「死飞」文化发展的独特轨迹 | Fixed Gear 回忆录(下)

「死飞大革命」于 2013 年升级成为「中国固齿公开赛」。| Fixed Gear Revolution

第二届「死飞大革命」无论规模还是参赛人群都迎来大幅增长。

 
同样是在 2009 年,第一届「死飞大革命」在北京举办,活动云集了内地最顶级的骑手们集聚一堂,而随着 Fixed Gear 的流行程度越来越高,之后三届比赛的报名人数节节高升,甚至吸引到不少亚洲和欧美选手的参加,「死飞大革命」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 Fixed Gear 赛事,并在第五年升级成为「中国固齿公开赛」。曾在知名车店 NATOOKE 担任店员跟活动策划的陈驰认为当初的「死飞大革命」更像是一个大型的聚会,把国、内外所有喜欢死飞的朋友聚在一起,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机会。
 

亚洲「死飞」文化发展的独特轨迹 | Fixed Gear 回忆录(下)

2011 年首届 Asia Fixed Gear Championship 选择在深圳举办。| Afgc

 
本身也是一名活动组织者的陈驰,曾举办过不少民间 Fixed Gear 赛事:「我最满意的活动是 Veloclan 地下竞速,当时我们找到一条非常偏僻的道路,然后像汽车百米加速一样,办起了属于我们自己的 Fixed Gear 比赛。虽然没有任何赞助,但一帮热爱骑车的孩子,真正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在 2009 至 2013 年这段时间,各种大大小小的 Fixed Gear 赛事在各地涌现,该文化在中国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黄金年代。像是 2011 年的第一届 Asia Fixed Gear Championship 也选在深圳举办,该活动吸引了来自亚洲各国的近 1,000 名参与者,堪称整个亚洲 Fixed Gear 社群的一次盛会。
 

亚洲「死飞」文化发展的独特轨迹 | Fixed Gear 回忆录(下)

由五位不同国家的人所创立的上海知名车店 Factory Five。| Benoit Florencon/Hypebeast

 
除此之外,全国各地的 Fixed Gear 车店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其中来自上海的 Factory Five 便是当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这个由五个不同国家的伙伴共同创立的品牌,如同上海这座城市一样拥有了独特的国际视野,短短几年时间,Factory Five 便从东湖路上的一间小屋子,逐渐成为一个在世界范围内小有名气的 Fixed Gear 品牌。团队成员之一的程小虎回忆道:「以前 Factory Five 每周会带着上百号人,声势壮大的在上海街头夜骑,也曾举办过成功的 Fixed Gear 赛事,甚至引进过国际知名的自行车电影节,当年的种种经历让我们倍感自豪。」
 

亚洲「死飞」文化发展的独特轨迹 | Fixed Gear 回忆录(下)

每到一个城市,侯子通都会约上当地的骑手去拍照片。| @houzitong

 
在各项赛事的推动下,越来越多人开始接触并热爱上这项文化,来自北京的摄影师侯子通便是其中一员。「当年有段时间我特穷,所以就想把车卖了接济一下生活,为了纪念我就给它拍了一张照片,拍完觉得那张照片很帅,那台车也承载了很多情感,所以最后没舍得卖。」在谈到自己与 Fixed Gear 摄影的故事时侯子通表示:「我对拍 Fixed Gear 的热情从那会开始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并且每到一个城市就会找当地的骑手出来拍照。」
 

亚洲「死飞」文化发展的独特轨迹 | Fixed Gear 回忆录(下)

因为 Fixed Gear 这张「通行证」,侯子通得以前往世界各地体验最 Local 的文化。( @houzitong )

 
经过多年的坚持,如今侯子通已经是一位在圈内小有名气的 Fixed Gear 摄影师,借助 Instagram 等社交媒体的力量,让越来越多国内外的骑手认识他,但在他看来 Fixed Gear 带给他的并不是所谓的「名气」,而是一个让更多人看到自己的通行证:「通过 Fixed Gear 我认识了很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朋友,并跟着他们去了解当地的文化、美食、生活方式,我想很多人出去旅行是体验不到这种感觉的,而这正是 Fixed Gear 赋予我的『通行证』。」
 

饱受争议的「安全性」问题

 
浪潮总是来得快去的也快,Fixed Gear 的热度在 2015 年之后逐渐消散,而抛开随波逐流的因素,为人诟病的「安全性」问题是其不能真正被大众所接受的关键原因。因为没有手刹并且对于骑行技术有一定要求的缘故,Fixed Gear 很快就被贴上了「危险」和「事故」的标签。时间拨回 2007 年 4 月,Nike 在东京知名百货涩谷 PARCO 的外墙上张贴了一张巨幅广告宣传 Fixed Gear 文化,但「无刹车,没问题。」的广告语却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个被理解为「鼓励年轻人危险骑车」的广告,仅一天后便因舆论压力而被迫撤下。
 

亚洲「死飞」文化发展的独特轨迹 | Fixed Gear 回忆录(下)

当年张贴在涩谷 Parco 外墙的 Nike 广告,因为争议广告语的缘故仅一天就被撤下。| Mildch

 
与此同时,为了追赶 Fixed Gear 的流行热度,很多无良商家开始推出价格低但质量差的车架和零件,吸引了不少抱着尝鲜心态的初学者购买,但在自行车本身的安全性上便大打折扣。后来出现在 Fixed Gear 自行车上的交通事故被媒体无限放大,导致该运动在大众心目中的名声越来越差,而后日本、韩国和中国等国家纷纷颁布相应条例,以对不带刹车的自行车进行限制。
 

亚洲「死飞」文化发展的独特轨迹 | Fixed Gear 回忆录(下)

Skid 是指骑手运用腿部力量让后轮抱死,其原理类似于赛车中的「漂移」。| @slumworm / Wheel Talk

 
香港车店 Brakeless 的名字正是取自 Fixed Gear 自行车没有制动装置的特性,主理人黄志峰表示:「虽然 Fixed Gear 自行车没有制动装置,但骑手可以通过很多不同的技术去实现制动,这也是骑行 Fixed Gear 的一大乐趣,只有不断练习才能操控自如。」除此之外,他建议新手在组建自己的自行车时,尽量选择更多质量好的品牌去购买,并且在学会制动技巧之前也可以安装手刹,毕竟 Fixed Gear 的魅力之一就是它可以根据骑行者的需要任意选装。
 

亚洲「死飞」文化发展的独特轨迹 | Fixed Gear 回忆录(下)

或许会在身体上留下伤疤,但只有不断打磨才能练就出「人车合一」的骑行状态。| @houzitong

 
虽然在韩国骑行没有刹车的自行车是非法的,但来自首尔的骑手 Jongwook Kook 则简单的认为:「装上刹车之后 Fixed Gear 就不酷了!」正是因为 Fixed Gear 没有刹车的缘故,才能帮助骑手达到一种「人车合一」的状态,并让车变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那种经过打磨之后的操控感是无与伦比的。
 

亚洲「死飞」文化发展的独特轨迹 | Fixed Gear 回忆录(下)

尽管曾经摔断门牙,但 Syafiq Rahmat 依旧享受 Fixed Gear 所带来的冒险精神。( @houzitong )

 
「在我看来一台自行车有没有刹车其实并不重要,人们之所以会对 Fixed Gear 抱有怀疑,是因为他们在真正尝试之前就主观的认为『没有刹车是非常危险的』。」曾经因为骑车而摔断门牙的马来西亚骑手 Syafiq Rahmat,并没有因此而对这项运动产生恐惧:「我非常相信自己的技术,那种通过日积月累打磨而出的掌控力,让我对于骑行时所遇到的周遭环境更具警觉和敏锐性。我承认骑行不带手刹的 Fixed Gear 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但即便如此,我依旧很享受它所带来的刺激感和冒险精神。」
 

浪潮过后他们仍在坚持

 
相比十年前而言,Fixed Gear 文化早已热度不在,但坚持留下来的人都是真正热爱它的人,他们也是整个亚洲 Fixed Gear 社群能够保持生命力的关键。「Fixed Gear 已经完全融入了我的生活之中,无论是工作、通勤还是娱乐都与之息息相关。」Ken Liu 表示自己未来仍会坚持 nabiis 成立之初的目标,那便是通过举办有趣的赛事,去吸引各式不同种类自行车的加入,进而让更多人对 Fixed Gear 产生兴趣,同时他也期待能有更多新鲜血液加入自行车运动,而不仅限于 Fixed Gear 这一种。
 

亚洲「死飞」文化发展的独特轨迹 | Fixed Gear 回忆录(下)

自行车社群开始向更多元的方向发展,比如更具生活气息的 Cargo Bike。| Gregor Fischer/Getty Images

 
在 Factory Five 结束国内零售业务之后,程小虎仍然在从事自行车相关的工作,目前他正在运营一个有关 Cargo Bike 的公众号及工作室:「对我来说自行车既可以用来征服山丘和街头,也能用来接送孩子和买菜送货。追风逐浪跟厨房与爱是不冲突的,这也是我推广 Cargo Bike 的初衷。我不想把自己对于骑行的热爱只限于 Fixed Gear 之上。」他表示是 Fixed Gear 将自己引入「骑行」的世界,一个更广大的世界。
 

亚洲「死飞」文化发展的独特轨迹 | Fixed Gear 回忆录(下)

目前仍有不少民间 Fixed Gear 赛事在北京、深圳、厦门等地举办。| @houzitong

 
目前正在 Soulgoods 798 店担任店长的陈驰,仍会利用空闲时间组织民间比赛:「希望还坚持去骑 Fixed Gear 的人,能够一直坚持下去,而我也会继续尽我所能去组织大家,并在不远的未来让世界看看属于中国的 Fixed Gear 文化。通过 Fixed Gear 认识的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是我在这段旅程中的最大收获,而我们一起经历的那些风雨、欢笑跟伤痕,则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回忆。」
 

亚洲「死飞」文化发展的独特轨迹 | Fixed Gear 回忆录(下)

无论是成立工作室还是筹办比赛,厦门骑手郑尧仍非常享受其中的过程。| @houzitong

 
被称为「厦门死飞王」的 Fixed Gear 骑手郑尧,从 2016 年开始去到中国各地比赛并被圈内人熟知,如今他不仅经营着一间名为 Trashcan 的 Fixed Gear 工作室,还参与举办了 PSYCLE 厦门站等比赛,在他看来这项文化回归小众是件好事,因为留下的都是最好的,此外他坦言自己并没有在「坚持」什么:「因为坚持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相反我们现在为 Fixed Gear 所做的一切,都是让自己无比放松和开心的。」
 

亚洲「死飞」文化发展的独特轨迹 | Fixed Gear 回忆录(下)

侯子通将自己在台北所拍摄的 Fixed Gear 照片汇集成一本名叫《北台》的画册。| @houzitong

 
因为 Fixed Gear 而与各地骑手相识的侯子通,曾在 2017 年将自己在台北拍摄的照片装订成册,并制作了一本名叫《北台》的 Fixed Gear 摄影集,记录自己「从北京到台北」所感受到的文化碰撞:「我在台湾的时候我记得和朋友说过,如果人不用睡觉的话多好啊,我会一直骑在台北的街头感受着,那样可以拍更多的骑手。」未来他希望自己能前往更多地方、拍摄更多不同的骑手,同时期待着能为自己去到的每个地方都出一本画册。
 

亚洲「死飞」文化发展的独特轨迹 | Fixed Gear 回忆录(下)

最近在香港举办的「寨城黑夜」活动,依然吸引到不少当地骑友参与其中。| Zamuel Wong

 
同样将自己热爱的运动变成终生事业的黄志峰向我们透露:「香港现在活跃的车手大概有 200 人,平常主要由 HKG Fixed Gear 群组举办骑车活动,另外还有 Teammassive 和香氏梗牙等几支车队活跃在香港街头。」此外他认为 2020 年将会是 Fixed Gear 再次炽热起来的一年:「经过多年的沉淀,现在的文化更加成熟。其实最近有不少老车友开始把自己的车翻新后再度出发,也有来自不同领域的新朋友相继加入,让我对于接下来的十年充满期待。」
 
如同不断更迭的时尚或音乐风格一样,自行车世界的流行趋势也正在迎来新的轮回,抛开所有的「跟风」和「误解」,Fixed Gear 所代表的冒险精神,在全球滋养了无数自由「骑士」。其实无论 Fixed Gear 文化能否重现十年前的辉煌,它已经在这个时代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正如大家最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死飞不死!」

阅读全文

继续阅读

雙色調和-New Balance 推出英製 991「Grey & Blue」
Footwear 球鞋

双色调和-New Balance 推出英制 991「Grey & Blue」

天与海的风格。

Reebok x Billionaire Boys Club 联名球鞋系列登场
Footwear 球鞋

Reebok x Billionaire Boys Club 联名球鞋系列登场

以独特的复古设计呈现。

Kit Kat 推出全新「生日蛋糕」口味巧克力威化餅乾
Food & Beverage 饮食

Kit Kat 推出全新「生日蛋糕」口味巧克力威化饼干

祝你生日快乐!

ColdPlay 全新專輯《Coldplay: Reimagined》獨家登陸 Apple Music
Music 音乐

ColdPlay 全新专辑《Coldplay: Reimagined》独家登陆 Apple Music

更带来长达 9 分钟的同名短片。

Nike Air Force 1 與 Blazer 推出全新「Sketch」手繪風格鞋款
Footwear 球鞋

Nike Air Force 1 与 Blazer 推出全新「Sketch」手绘风格鞋款

颇具玩味。


率先近覽 Moncler x Rick Owens 最新聯名旅行巴士內裝設計
Fashion 时装

率先近览 Moncler x Rick Owens 最新联名旅行巴士内装设计

将于日后开放订购。

Bulova 復刻推出二戰時期經典 Hack Watch 軍錶
Fashion 时装

Bulova 复刻推出二战时期经典 Hack Watch 军表

采用更适合现代使用之升级机芯。

近賞 Bugatti 將第 250 台 Chiron 打造成的別注黑魂版本
Automotive 汽车

近赏 Bugatti 将第 250 台 Chiron 打造成的别注黑魂版本

搭配全黑细节。

Brooklyn Nets 明星球員 Kyrie Irving 確定 2020 賽季正式報銷
Sports 运动

Brooklyn Nets 明星球员 Kyrie Irving 确定 2020 赛季正式报销

将与 KD 一同在下季回归。

Fear of God Essentials x Converse 聯名 Chuck 70 正式登場
Footwear 球鞋

Fear of God Essentials x Converse 联名 Chuck 70 正式登场

Fear of God Essentials 的简约美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