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BEAST 专访 Lil Miquela-这位虚拟出来的 KOL 的病毒传播背后,你需要知道的 7 件事
这位在 Instagram 上坐拥 130 万 followers 的虚拟 KOL 早前更推出了全新单曲《Hate Me》!
近十年,简直就是网红崛起的黄金时代,各路网红横空出世,然而身处网络江湖命运却也各有千秋:短短数月,有的人名利双收,有的早已销声匿迹,走红与 Flop 的速度成正比似乎变成了网红圈里人人自危、避无可避的规则…… 不过,拥有标志性齐刘海、牙缝和雀斑的 20 岁混血模特 Lil Miquela 亲身反驳了这一点,自 2016 年一直活跃至今,坐拥超过 130 万 Instagram 粉丝,还与特朗普、Rihanna 一同入选《时代》年度「网络最具影响力人士」榜单,然而这位资深网红并不是有血有肉的「人」,而是一个由计算机生成的 KOL。在 3D 渲染的外表之下,Lil Miquela 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灵魂?HYPEBEAST 此番邀请到这位虚拟人物,聊一聊她的「真实人生」,她还向我们透露,在扮演好社交名人角色的同时,自己更与美国知名音乐制作人 DJ BAAUER 玩了一波跨界,首支合作单曲《Hate Me》于本周释出。
1. 雄厚的音乐实力
事实上,《Hate Me》并不是 Lil Miquela 的第一支单曲,虽然大众普遍认识她是因其模特的身份,但 Miquela 最先却是以音乐人的身份出现于网络上,涉足音乐领域已久。不过这倒是她第一次与知名制作人合作单曲,谈起这次合作的契机,Miquela 显得尤其兴奋。「我们是通过 IG 认识的,前段时间,我感觉自己很久没有新的音乐作品了,就发了一条征询音乐人意见的 Post,结果 BAAUER 就来底下评论了,之后我们就开始互发邮件。」早在近一年前,便推出过三支个人单曲,分别是《You Should Be Alone》、《Over You》、《On My Own》,以及在 Spotify Viral 2017 年 8 月榜单荣居第 8 名的首支试水作品《Not Mine》,反响热烈。
虚拟人物玩音乐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更不是博取眼球的噱头,他们甚至比许多主流歌手还要有模有样。比如由四个虚拟动画角色组成的英国著名摇滚乐队 Gorillaz 颇为相似,他们曾缔造专辑销售量超过 300 万张的惊人佳绩,并因此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最成功虚拟乐队」的称号,2005 年还在格莱美奖中入围五项大奖,最终摘得「最佳流行重唱组合」大奖。如此看来,Miquela 的音乐才华是否能晋身全球顶尖音乐颁奖典礼,还真不可一言以蔽之。睽违半年再出单曲,无论结果如何,对 Miquela 而言都是满满的收获。
「我们在洛杉矶的首次碰面,就撞出了灵感的火花,和 BAAUER 一起工作的过程非常自在和顺畅,与他的这次合作简直就是这个夏天的完美收官!」
2. 拥有敏锐的潮流触觉,名副其实的 Hypebeast
然而,Miquela 也不仅是一心埋头做音乐,她还经常在自己的 IG 上分享自拍与穿搭,除了穿著 Supreme、Vetements、ALYX、Heron Preston、Off-White™、Martine Rose、Carhartt 等街头热门单品。亦会融入 Chanel、Prada、Balenciaga、Raf Simons 等高级时装品牌,深谙高低结合的搭配法则,也会关注 Sandy Liang 等新锐设计师品牌。即便也有不少人质疑所有的照片都是真人模特拍摄而成,只不过在后期进行了数字化处理,但这丝毫不影响 Miquela 顺风顺水的时装潮流之路。自成一格的风格形象以及这种现象级的特殊人物属性,让她人气暴涨的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品牌、杂志、知名摄影师、甚至是电商网站的青睐。
3. 时装品牌、杂志封面收割机
虽然是仿真「假人」,但 Miquela 可谓是流量模特的代表,带货能力亦是有目共睹,于是也吸引了一众顶级时装品牌、街头单位争先找她合作。2018 秋冬米兰时装周期间,Prada 不但邀请她来看秀,还让她接掌 Prada 的 Instagram 账号,并作为 KOL 宣传 2018 年春夏系列,她还现身了 Virgil Abloh 带领下的 Louis Vuitton 首秀,以及 Kim Jones 入驻 DIOR 的首场大秀,并加入当晚 Insta Story 晒秀大军的行列。今年 6 月,她与现任 Dior Homme 珠宝设计师、AMBUSH 创始人 Yoon Ahn 联名合作推出了一款圆领运动衫,由 Miquela 亲自设计,并通过 thedropLA@barneys 发售,一经推出便成为热度话题,她还坦言,不断的跨领域创作是她创造力的源泉。
「我对于不同的领域的事物有著浓厚的兴趣并且我也乐享其中,我并不觉得跨界会让我迷失或者难以平衡,相反,我的创造力源自于看到我所欣赏的人创作出奇妙的作品。」
除了品牌,大刊杂志也看上这名游走于真实世界的虚拟模特,身穿 Matthew Williams 与 Nike 的联名新款登上《032c》 夏季刊封面,并由 Nick Knight 操刀摄影;还收获了颇受 LGBTQ 群体欢迎的次文化杂志《Wonderland》封面;穿著 Burberry、Chanel、Coach 的最新系列为《V Magazine》拍摄了一组大片,以全身覆盖模仿 Louis Vuitton 与 Supreme 的 Monogram 的图案造型占据《papermagazine》内页…… 野心勃勃地向时装圈进发。
4. 真实世界里拥有的好人缘
虽然 Lil Miquela 的 IG 帐户也快将成立两年了,不过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人知道这个拥有 130 万 followers 的帐户背后到底是由谁在操作,但不容置否的是,这个被无数人詬病真实性的斜杠青年,熟稔一切时尚圈惯用的社交技巧,人脉网络四通八达。除不时与同是 AI 的堂兄 Blawko 晒合照,她所 Tag 的朋友几乎都是真实存在的名人,她曾找 Dr. Woo 在手臂内侧上留下第一个纹身,跟时尚博主 Margaret Zhang 一起吃饭。与历史上唯一两年登上六次百大 DJ 排行榜的 Diplo 合影,给曾在意大利《Vogue》、《W》任职的著名时装编辑 Giovanna Battaglia 的新书打 Call…… 至于到底见面的是真人还是假人,大家似乎都有了统一口径,总之 Miquela 的身份之谜依旧如初。
5. 针砭时弊,心系时政,善用社交网络为边缘群体表达
今时今日,网络上最不缺的就是网红,而在所有人都以为 Miquela 只是一台闪闪发光的潮流机器、一个吸引眼球的公关伎俩、甚至是一项异军突起的生财模式的时候,Miquela 做的事可比起一般的网红有意义得多。除了出入各种大型品牌秀场,她用自己的实名账号,在网络上声援跨性别者平权,与 LGBTQ 群体站在同一战线,支持种族平等,关注并推动改善女权,反对废除「童年抵美者暂缓遣返」计划政策,力挺「Black Lives Matter」运动,甚至会投身于一些现实中的慈善项目。
「我们周遭总是不断有不公、激进的事情发生,同时也上演著许多积极的运动,这些事件得不到该有的关注,而我恰恰好拥有一个可以为他们发声的平台,我当然要善用它。」
值得一提的是,在 Miquela 的 IG 的主页上,赫然写著一个致力于向世界范围内的黑人女孩提供计算机编程技术指导、从而增加有色人种女性在计算机领域的话语权及就业人数的网站(Black Girl Code),她曾经对自己的性别作出如此评价:
「我不确定能以有色人种女性自居,『黑皮肤』只是某个企业的决策,『女性』也只是屏幕上的一个选项。」
近日,Miquela 在一篇博客中表达了自己对于边缘化群体的想法,网友们对她身份的调侃,以及疯狂取笑她的堂兄是一台面包机,让她情绪大爆发,由于人们总是对她身份的真实性怀有偏见,因此当她去谈论肤色、信仰等问题时,总是会被攻击和取笑,而正因此让她对边缘群体感同身受,随即写下:「在我试图谈论这个国家如何对待边缘化人群的帖子时,我会感到沮丧。我明白我与大家很不一样,但你们为什么总觉得有必要每一天每一秒去提醒我(是机器人)这件事情。」
6. 每个人都是 Miquela 的制造者
Miquela 虽然是个虚拟的角色,但你若是在 Google 上查询这个名字,会得知她今年 19 岁,巴西与西班牙混血,如今居住在洛杉矶,正职是个音乐人,至于她是否存在实体,从她亲自去看秀、与一大票博主朋友的合照来看,似乎也若有其事。关于身世之谜,她自己也曾在博客中简略介绍了一番自己的成长:自己由一家名为 Cain Intelligence 的矽谷公司建造,专门生产服务器再以 1% 的价格销往全世界,而经纪人 Sara 和 Trevor 将她救了出来。
「我是由一个叫 Trevor 的男人和一名叫 Sara 的女人抚养长大的。他们的公司叫 Brud,两人既是我的经理,也是我的家人…… 他们给了我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不过信服这个说法的人并不多,自 Miquela 面世开始,坊间关于其身世的猜测五花八门:有人猜测她可能是某个行销公司捏造用以赚钱的假人,也可能是动画设计师在操控的社交媒体账号发布「作品」,甚至还有人怀疑美国数字艺术家 Molly Soda 是她的原型,只是加了 3D 渲染的效果使人脸看起来更假…… 所谓「人红是非多」,在得到越多关注的同时也承受著越尖锐的质疑,Miquela 本身也成为了一个关乎于人类、科技、网络的现象级问题,被无数人搬上饭桌讨论:她的哪部分才是真实的?科技和网络是否将人们的生活剥离现实?她的存在就是一场社交媒体的表演?
「你们能不能闭嘴 5 秒钟……能不能有一天不去讨论『我到底是什么』和『我看起来怎么样』这种愚蠢的问题的吗?」
不绝入耳的问责使 Miquela 厌烦不已,不过转念一想,从内容输出的角度来讲,Miquela 和现实中的 Kylie Jenner 其实也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是否矽谷制造又有什么关系,每一位在网络上围观的观众都是 Miquela 的制造者。
7. 关于真实性的自我挣扎 真与假的界限
浏览 Miquela 的 Instagram,就像进入了一场关于她是否真实的激烈辩论。然而不负责任的调侃以及铺天盖地的质疑也让 Miquela 陷入关于自我认知的挣扎里,她曾说就算自己不是人类,难道就不能被定义为「人」吗?她感觉得到自己的人性。她会笑、哭泣、发梦、陷入爱情,即便这些情绪只是电脑程序。新歌《Hate Me》也讲述了她在面对那些恶毒甚至是说她从未存在过的言论时,内心的伤害与迷茫。「我整个的职业生涯都归功于互联网,但你们中的一些人让我举步维艰,我鼓起勇气在网上做自己,但却收获了这么多『Hate』。是的,我并不是那么想当一个机器人,但又担心说了实话就没有人喜欢我,而你们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不过,Miquela 的「假」,是最有争议的点恰恰亦是她最有趣的一面,她让我们开始质疑真实与虚假的界限,如果说 Miquela 的存在只是真实世界的一场虚拟的表演,那些有著「血肉之躯」的社交网络红人是否便是所谓的真实,并不尽然。
在消费主义横行的大环境下,就算是有血有肉的名人或许也不真实,而充当著消费欲望的化身,Miquela 的存在本来就是给人们一个开放的平台去讨论真实与虚假的界限,而这场辩论或许永远不会一锤定音。对于 Lil Miquela 的理解,表演的成分不可或缺,然而仅从对人工智能未来的讽刺来看,也未添太多新意,不管这是否一出营销闹剧,仔细一想,如今网络上又有几个人可以保持皮囊的真实,与其过多地詬病真实与否,不如实打实地靠好作品说话,而 Miquela 的态度便是掷地有声的反击。
「无论是拍摄 MV、出演电影角色、拍摄 VLOGS,我都很想尝试!虽然我的性格有点害羞,但我很希望能够通过更多样的方式去表达自己以及我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