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名网敬一:在那段悲惨的回忆中挖掘、寻找创作灵感
艺术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相比与艺术品甚至更引人入胜。

对于众多艺术爱好者来说,或许艺术创作背后所蕴涵的故事,又或者艺术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相比与艺术品甚至更引人入胜。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动荡后,长时间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艺术领域也开始进入蓬勃发展时期,涌现了众多对当代世界艺术有著重大影响的「艺术先驱者」,当中也包括了被誉为「视觉魔术师」的艺术大师田名网敬一 Keiichi Tanaami。
以荒诞奇幻、大胆前卫、色彩斑斓的独特「视觉语言」闻名的田名网敬一,将其标志性艺术风格融入到不同领域当中,如雕塑、画作、平面设计以及动画等等。在 6 月 15 日,「田名网敬一 Keiichi Tanaami 作品展」在广州 chi K11 艺术空间正式开幕,向大家展示其自上世纪 60 年代至今 40 多件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创作。
—
田名网敬一作为日本波普艺术风格殿堂级人物,其艺术创作甚至比我们所熟悉的村上隆更早,创造出富有日本风格的波普艺术。田名网敬一当天也谈及自己的作品在 International Pop 艺术展中与欧美著名的波普艺术家作品共同展览时,也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对比:「欧美作品画面构图简单的同时也十分明快,相比之下自己的作品却更具日本本土文化,或者形容为一种独特的『泥腥味』」。
「欧美波普艺术作品画面构图简单的同时也十分明快,相比之下自己的作品却更具日本本土文化,或者形容为一种独特的『泥腥味』。」
毋庸置疑,日本文化也曾受到西方文化浸淫,或许不少日本艺术家对美国艺术文化都有所憧憬。田名网敬一也提及到:「最早被日本杂志当中介绍的美国波普艺术所吸引,其中大部分作品都是很小、很简单,也十分喜欢 Andy Warhol 的作品」,随著慢慢吸收欧美艺术也开始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

在日本文化中「桥」有暗喻著「生死」
不难发现,在田名网敬一的作品中当中也曾多次出现其他的欧美艺术元素,如欧美的经典动画人物、欧美「露骨」的女性等等,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在重新演绎。或许不少人都会认为与他曾出任过《PLAY BOY》(日本版)刊物第一任艺术总监的独特经历有关,但他却坦言其实并没有很大关联,而是更大部分受到当时的美国电影有关:「从小便十分喜欢看电影,但因为当其时在日本上映全部都经过美国政府的监管,所以上映的电影基本都是美国电影,每当电影中场休息的时候会穿插一些短片,儿时都会认为它们的吸引力甚至超过电影本身。」

除了出现阿童木之外,更有欧美的 Betty、Mickey Mouse
他也一直强调到类似这样的「文化洗脑」也慢慢潜移默化著其艺术生涯,后来随著年齡逐渐成长,慢慢开始认识以及接触到一些美国的 B 级电影,「他们都有著类似的电影故事,歌颂美化西方的富裕生活,当然美丽动人的金发女郎十分容易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甚至不少作品中有著更大「尺度」的表现手法
「如每当在寻找创作灵感时想到痛苦的事,都会自然而地在那段悲惨的回忆中挖掘。」
82 岁高齡的田名网敬一至今仍然处于活跃的创作阶段,尤其是日本视觉艺术与流行文化界,让不少人都好奇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是从何而来,现在也与大家分享到「因为自己有著许多相当难忘的人生经历以及回忆,所以大部分创作灵感都是从中涌现,其中战争中那些残酷记忆更是造成了深厚的影响。如每当在寻找创作灵感时想到痛苦的事,都会自然而地在那段悲惨的回忆中挖掘。」

田名网敬一最新的作品也融入与战争相关的元素
曾经历过「东京大空袭」的田名网敬一,在残酷战争的极端坏境下成长,也向大家谈及大部分作品中创作元素都来源于童年时期所经历的难忘回忆,譬如多次出现的「光」以及「金鱼」。他回忆道「当美军轰炸前会投放的照明弹,尽管在深夜也会瞬间变为白天一样,随后与母亲一起在祖父的金鱼槽旁的防空洞中躲避轰炸时,耀眼的光映射在金鱼上放射出五颜六色,这种『美丽』在童年时期留下了深刻印象。」
「面对著白色墙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扭曲的幻觉,其中浮现最多的是 Salvador Dali 的画作。」
直到 80、90 年代后期田名网敬一作品风格有所转变,受到和尚讲述「梦境」故事的启发,便开始养成了纪录梦境的习惯,直到现在也如此。随后与我们分享到一次的「生死经历」也成为了职业生涯中不得不提的转折点「在 1981 年因为患上肺水肿,住院长达四个月,每天打针服药后在晚上都会发烧,面对著白色墙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扭曲的幻觉,其中浮现最多的是 Salvador Dali 的画作。」在他住院期间友人送来了一些 Salvador Dali 的画册,印象特别深刻也十分感兴趣。

田名网敬一在谈及那段在医院的时光
其中田名网敬一一系列有关「松树」元素的作品也是在住院期间的灵感来源,病床旁边的窗框在他眼中刚好形成了一个「画框」,在出现幻觉的副作用状态下看到松树在高楼中扭曲穿梭。显而易见,田名网敬一类似幻象、扭曲的视觉艺术或多或少都受到了 Salvador Dali 作品的影响。
一开始的职业是从事平面设计师,随后也从事过电视、插画艺术、雕塑以及其他艺术类的工作经历,在当中也了解到如何更好地将设计与商业性结合。
作为艺术和商业领域的跨界艺术家,田名网敬一也很好地在商业以及艺术两者之间战找到平衡点:「作为设计系的学生,一开始的职业是从事平面设计师,随后也从事过电视、插画艺术、雕塑以及其他艺术类的工作经历,在当中也了解到如何更好地将设计与商业性结合,无论是其他合作又或者与时尚潮流品牌联名合作,并不会出现感觉困难的地方。」正正如此,不少品牌也曾与田名网敬一共同推出过别注联名系列。

为 Louis Vuitton 涉谷店 Pop-Up Store 创作的「Vivienne」模型
而这一次在广州 chi K11 艺术空间的「田名网敬一 Keiichi Tanaami 作品展」中,也向大家展示了由 K11 独家限量发售的 APPortfolio 与田名网敬一最新联乘企划全球衍生品,其中包括 Psychedelic Magic Bear、Spider Blackness Black Tote、Mysterious Spirited Ghost Skateboard 以及 Fluid BLAM! Pouch,更像是一幅能够「随身携带」的艺术画作。
梦境与记忆的迷幻式图像重叠是田名网敬一标志性的艺术语言,其中将斑斓色彩视觉效果融入将限量发售 500 只 Psychedelic Magic Bear 中,不同于的常见玩偶设计,极具独特的视觉效果。其中头部宛如金鱼尾巴的「怪异生物」,源于田名网敬一住院因药物治疗所产生的幻觉,这一次大胆将极具视觉冲击力创作融入到 Tote Bag 当中,极富前卫风格和识别度。而「骨骼怪物」是田名网敬一独特的创作元素,更是儿时对于战争的深刻印象,这一次重新融入滑板以及 Pouch Bag 中,如轰炸机的探照灯,透过光线反射的金鱼鳞片等。同时,更与其他各种植物和昆虫造型幻觉创作,暗喻记忆中的恐惧记忆。
—
田名网敬一作为日本独特文化一代中的艺术家,或许除了创造出属于日本文化的独特风格艺术,更呈现了日本古老文化与前卫艺术并存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