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摄影界意外/趣闻录:细数 8 个浑然天成的 Perfect Timing
泰森在经典 Supreme T 恤上一副不是味儿的神情原来是他的真实感受?

大家都知道要拍摄一张 Instagram-Worthy 的照片到底要花费多少心血,相关的 Behind The Scene 影片和分析更是曾经的坊间热话。但原来在摄影界的角度来看这些刻意铺排都敌不过一时的变数,最随意的照片反而才会造就经典。取景不似预期?那就「以毒攻毒」,荒废残旧的背景也可获得《Vogue》的青睐。拍摄对象比预期晚了 3 个小时才抵达目的地?那就将摄影场地移师室内,仅靠 30 分钟也足以为他们留下倩影。变幻原是摄影的永恒,不懂化险为夷又怎能名留青史?8 个摄影师亲身于历年的访问中解构在他们的经典作品背后不特别风光的趣闻和让人汗颜的意外,当中不乏现今摄影界鼎鼎大名的大师 —— Ryan McGinley,Juergen Teller 和 Annie Leibovitz 等都曾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记录经典。
“The Screaming Chef: Ramsay and Hockney” by Juergen Teller, 2004
《Royal Academy》杂志以艺术和食物为名举办了一次聚餐,并邀请了于这两个界别均享负盛名的大人物出席。席间有 David Hockney,Allen Jones 和 Juergen Teller 等人,他们均准时抵达是次聚会选址的 Gordon Ramsay at Claridge’s 餐厅,更满心期待这次以艺术交流为名的聚会。万事俱备,只欠(十分重要的)东风。因为该次聚餐的灵魂人物 —— 大厨 Gordon Ramsay 居然比原定时间晚到了 1 个多小时。众人饿著肚子等待虽然不大好受,幸好 Ramsay 的厨艺最后还是起了「带罪立功」的作用。在大家用餐过后 Ramsay 亦终能跟来宾寒暄,但那居然才是恶梦的开始。Teller 向 The Telegraph 表示 Ramsay 甫坐下便打断了 Hockney 的发言,更滔滔不绝地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看法,三人无不被他的狂蟒震慑。最后 Ramsay 更站起来责备 Teller 懒惰,并命其为他们三人拍照留念。虽然不忿,Teller 还是听从了他的「建议」,并拍下这张经典合照。相片中 David Hockney 的神情大概完美地反映其余三人的感受吧…
“Calvin Klein Obsession” Advertisement by Mario Sorrenti, 1993
当时还属情侣关系的 Mario Sorrenti 和 Kate Moss 于伦敦合租了一个小单位同住,那时才初冒起的 Moss 还未到达其事业巅峰,因为经过这次与 Calvin Klein 的合作后才算是她变成国际巨星的起点。品牌制作团队相中了 Moss 的不羁随性,并答应 Sorrenti 想要重现他们的日常生活为概念的要求,让这对小情侣在一间荒废小屋里进行 Obsession 香水广告硬照拍摄。Moss 坦承虽然那是她第一次受薪的工作机会,但依然对于认真拍摄的概念感到模糊,以为那仅是一个简单快速的拍摄过程,殊不知那一拍竟然就拍了好几天… 她更向《Harper’s BAZAAR》表示照片中那一躺背后的辛酸史:「我会在睡梦中听见相机快门的声音,一醒来才发现 Sorrenti 仍在拍摄我睡觉的样子。」
“Mike Tyson Supreme Portrait Tee” by Kenneth Cappello, 2007
推出过两件跟说唱音乐相关的头像 T 恤后,Supreme 创办人 James Jebbia 决定要从自己最爱的拳击比赛中获取灵感,从而找来 80 - 90 年代于拳击界称霸的选手 Mike Tyson 合作推出品牌的第 3 件头像 T 恤。这个看似在摄影棚内的纯白色简单背景原来属于拉斯维加斯的一家酒店房间。拍摄当天 Tyson 碰巧心情欠佳,在原定数小时内花费了大部分时间咒骂其助手和 Cappello 本人,最后 Cappello 亦只好在绷紧的气氛下拍下数张拳王闹脾气的照片。殊不知 Tyson 这副一脸不屑的神情竟意外地为照片增添了质感,让这件 T 恤成为了品牌的经典产品之一。
“Harry Styles Photoshoot for AnOther Man” by Ryan McGinley, 2016
当被摄者出现状况的时候,一般摄影师可能都会停下来待环境恢复正常后才继续拍摄,可那都不是 Ryan McGinley 最值钱的地方,至少《AnOther Man》创办人 Alister Mackie 并不这么认为。在其 2016 年秋冬季刊中 McGinley 捕捉到一张 Harry Styles 笑著流泪的照片,Mackie 表示原来那是因为 Styles 对于花粉敏感所致。就在他忧虑 Styles 会因为流泪而导致脸部肿胀时,McGinley 竟还继续拍摄,更捕捉到那么真挚的神情。
“John Lennon and Yoko Ono” by Annie Leibovitz, 1980
让这张照片成为经典的原因大概还是要归功于那个完美时机。这里所指的并不是按下快门的一刻,而是照片被摄以及登出的时间点。当年 John Lennon 和 Yoko Ono 刚完成收录专辑《Double Fantasy》,那个二人亲吻的唱片封套让 Leibovitz 感到是时候为 1980 年这个黯淡时代带来一点浪漫,因而决定要让他们两人赤裸登上《Rolling Stone》杂志,并选址在二人的住宅内进行拍摄。但基于当天 Ono 不愿意将自己的裤子脱掉,Leibovitz 才建议她保留其衣著,最后竟意外地让照片形成了强烈有趣的对比。但任谁也没想到这竟然是 Lennon 人生最后一次为《Rolling Stone》拍照,因为当天完成工作以后他便在其住所门外遭枪杀。最后为了纪念这位一代巨星,《Rolling Stone》亦将这张照片刊登在杂志翌月的封面之上。
“Kurt Cobain and Nirvana” by Jesse Frohman, 1993
1993 年是独立乐团 Nirvana 正值当红的时期,当年夏天摄影师 Jesse Frohman 被《The Observer》周日报章委派到纽约摄录乐团将于 Roseland Ballroom 举行的《Utero》巡回演出。原定的 5 个小时摄影安排因成员们忙著花时间在「另一个空间内享乐」以致最后只剩约半小时。主音 Kurt Cobain 甫抵达摄影场地便立马礼貌地跟摄影师提出需要一个水桶的要求,而原因当然是基于享乐过度的后遗症… Frohman 忆述当天 Cobain 本来便戴著那副招牌 Jackie O 太阳眼镜到场,而且亦坚持不会在镜头前脱下。此举无意中成就了特大太阳眼镜风潮且成为了于翌年 4 月逝世的 Cobain 生前其中一张最具代表性的照片。
“Tupac Shakur and Janet Jackson for Poetic Justice” promoshoot by Eli Reed, 1992
以说唱歌手出道但同时兼顾电影演出的 Tupac Shakur 于 1992 年跟 Janet Jackson 合作拍摄由 John Singleton 执导的电影《Poetic Justice》,并由摄影师 Eli Reed 为其拍摄宣传照。Reed 于 Complex 的访问中表示自己仅为 Shakur 拍摄了 3 张照片,并续说当 Shakur 遵从自己的指导脱掉上衣时,他忽然感到一股莫名的伤感,因而才记录了那珍贵的瞬间。另外在 Complex 跟 Reed 进行这个访问的数年前,Shakur 的助手原来刚巧跟他提起过在那次拍摄后 Reed 说出的一番「玩笑话」,他说 Shakur 在一年后要不入狱,要不被杀。殊不知最后这两件事都不幸地变成事实…
“Charles Jourdan Campaign” by Guy Bourdin, Autumn 1979
我们这个年代的时装大片一般都是巨额投资的大制作,场景、模特、摄影师、道具等都是以最顶尖的质素包装,绝不容许「随意进行」的可能性。可是摄影大师 Guy Bourdin 便以其为高跟鞋品牌 Charles Jourdan 拍摄的一辑宣传照颠覆这个 Well-prepared 的传统。《The Guardian》时装编辑 Jess Cartner-Morley 于一次关于 Bourdin 生平的座谈会中表示这辑照片其实仅是 Bourdin 与其儿子在英国边自驾边取景拍摄得来,当中更有大部分照片摄于他们当时居住的旅馆「而已」。又,这辑照片中的人偶小腿固然是焦点,但原来这些道具都靠 Bourdin 本人亲自动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