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新科技-超巨型「宽体高架巴士」正式实体化
6 年前《时代》封面之中国破格意念,今天终于进行实测






于 2010 年,工程师宋有洲为解决北京严重的交通挤塞问题,提出一款「宽体高架巴士 Straddling Bus」概念,在内地称为「立体快巴」及「巴铁」的设计,最初预想为让 2 米以下的车辆在其底部双线行车,乘客则从升高的月台登车,时速为约达 60 公里,可容纳 1200 至 1400 人乘载量,令塞车情况减少 20% 至 30%,造价仅是地铁的一成。可惜当时方案备受质疑,而且北京政府已经有其他计划针对现况,令「巴铁」一直未能推出。期间,这项设计入选《时代》杂志年度 50 大最佳发明之一。纽约时报、美国《候斯顿邮报》亦称这为人类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共运输解决方案。终于,在今年 5 月北京科博会上,团队再次带来立体快巴的缩小模型,及于 3 个月后的今天,在河北秦皇岛北戴河区开始启动综合试验,包括刹车距离、摩擦系数、耗电等,检验车和路、人和车的比例系数等,逐步找出实践概念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