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侠 VS 超人》人物剧情不合理位逐处数
年度最支离破碎超级英雄片大热。可以 Reboot 重拍吗?
其实当大家看完预告片,都完全感觉到《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BvS)「伏味浓」,除了是自制「剧透」,也有感不知电影如何完整诉说多个角色的故事线,但感谢 Hot Toys 邀请 HYPEBEAST,又见 Wonder Woman / Gal Gadot 这么漂亮(人偶和真人版皆是),即管入场看一看。
笔者原不太喜欢 Ben Affleck,觉得他身肿、口肿、面肿,可能真是 2003 年的《Daredevil》所象太深,不过,看了《BvS》后,又觉得他演活了原著漫画(1986 年的 The Dark Knight Returns)中年版本 Batman - 点点的固执、多虑 - 那种被时间洗礼过的超级英雄味道(但现在他要面对被劣评洗礼的滋味了);原也想赞 Gal Gadot 演的 Wonder Woman,但她出场的感觉和当年《Sucker Punch》Emily Browning 出场画面有七分相像,扣回 50 分。
赞完,就要开始弹。
要弹要批,就不理剧透不剧透了。
DC Films 在看到 Marvel 的 MCU 大成功后终于发奋,也来一个 DEU(DC Extended Universe),不望他们能和 Marvel 争一日长短,但起码说给人知 DC 不是废的,可惜 -急进成为了他们最大败北之处。有关的制作单位,希望用只有两套戏的 DC Extended Universe,就想追贴/斗赢用了快十年时间、拥有十多套 Feature Films 的 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DC,你实在太天真了。明白 DC Films 想快快集齐角色就可以开拍《Justice League》,但《BvS》心急到一个点,令整个剧本出事,角色背景结构全部支离破碎,大家会一边看一边问,角色们为何会无缘无故这样做?头上问号像 Facebook Messenger 的 Like 愈吹愈大…也难怪各大主流影评台如 Rotten Tomatos 只有 30/100 的评分、The Guardian 指「电影中每一处都有错」、Metacritic 只有 44/100 的评分等等。
作为电影,你不能够说「忠于原著」的画面、「有提到漫画情节」就叫做一套好电影,要完全忠于原著,我看漫画不就行了?那看电影作甚?电影就是要有它的剧情铺排、过场。
何况,《Batman V Superman》只是在那个漫画系列拿一点情节、这个系列又拿一点情节再像积木砌出来。《Deadpool》 忠于原著,但也做得到 Storytelling,不会看得不明不白,这是好电影;Marvel 的 MCU 不忠于原著,但同时做到 Storytelling,也不过不差;一部电影,不理会是否真人真事、漫画、小说,能在两小时内做到好的 Storytelling,就是好电影。《Man of Steel》节奏慢,但也叫做有基本的「说故事」铺排。《Batman V Superman》就是做不到 Storytelling,没有铺排,如何叫好电影?
角色…
Batman
一开场,又是那个熟悉情节:小时候的 Batman AKA Bruce Wayne 看著双亲被杀,没错,那些画面很唯美又凄美,但根本和戏中的蝙蝠侠没直接关系,因为他已是中年的蝙蝠侠了,如果能讲述多年来当蝙蝠侠的心理重担/负苛会更适当,但编剧要这样做,目的只为之后超儿戏又不合理的剧情铺路。期后发梦那两场戏,可以说是看得人「眼凸」,之前在玩具展看到了那个沙漠造型蝙蝠侠人偶,以为戏中会如何厉害,原来梦一场,真是 What The…未完,再梦中梦见到疑似 Flash 的物体,观众脑海中就只有问号。
Superman
原本可以更多著墨于他为打坏人而和百姓产生矛盾,但为了要和 Batman「开战」,那个原本可作超人心理刻画的桥段,在听证会上一个爆炸 -「轰」一声 - 便草草收场了,更奇怪的是,爆炸中只有超人生还,他去听证会的原因是因为怀疑他杀害平民去救 Lois Lane,但国会爆炸又没人怀疑是他做的,Why?
Lex Luthor
戏中以他射一下篮球,就「介绍」了出场,角色好像是石头爆出来,要之后才知原来他是 Lex Corp 的老板、是超人和蝙蝠侠大打出手的幕后黑手,但 Lex Corp 怎来的?没说;他为何要两大英雄打?又没说;为何要用他的血来制造 Doomsday?又没说…只有 Lois Lane 一句:「你是变态。」就交代了整个 Lex Luthor 角色设定…亦因由 Jesse Eisenberg 饰演,一直有感他未能突破自己的演技,不说,以为他在《Social Network》做完 Facebook 生意才过来葛咸城。
Wonder Woman
Gal Gadot 没错,很高贵很漂亮,整套戏(其实只有三幕主戏份)也没怎么穿过内衣,又露前又露后都救不了《BvS》,行行企企大半部戏后打 Big Boss 才不至于成为花瓶。完。
Alfred
找来 Jeremy Irons 来当这一位重要的角色,是值得一赞的,但大家要知道,Alfred 不论是漫画或是一路以来电影中,除了担当管家,就是 Bruce Wayne 的贤者,是引导 Bruce 走到正确方向的人,但今次因为电影的铺排杂乱,令每次 Alfred 在对 Bruce「晋谏」时,脑海却仍在 Process 上一个或再上一个场口在说甚么,回过神来已 Miss 了他的说话了,而且他出场次数散乱之余也仓促,印像不够深刻。Jeremy Irons 是一位多么厉害的演员,但却是一个多么浪费了他的角色。
Lois Lane
完全被浪费掉的演员和角色,更要做出全套戏最「智障」的行为 - 将 Kryptonite 的矛抛到水底之后又跳回去想拿回来杀 Doomsday。同时,又被超人救三次,Nice Work Lois!
Doomsday
DC 版本的 Hulk,再联乘了 Michael Bay 的《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终极战只被他发出来的橙光充斥了整个萤幕,还要重覆用了三次橙光能量半球体、和大叫。
剧情…
153 分钟的《BvS》,剧情铺排是完全,完全支离破碎,不要说角色人物的深层关系了,连简单的 Connection 也未能说服观众。蝙幅侠开初想铲除超人的原因是因为超人的作战方式令百姓生命有危险,这都 Make Sense,但最令啼笑皆非的是,当超人和蝙蝠侠大打出手,超人快不够打了便对蝙蝠侠说「我要救玛花(Martha,超人的养母)」,蝙蝠侠竟因为自己死去的母亲也是同一名字便收手,之后还说是朋友呢…那一开始为甚么要打?而且母亲同名(又不是同一人)就不讨厌你?是甚么 Logic 来的啊?看来导演和编剧有严重恋母情意结,只是看其中一幕故意用花掩盖了 Bruce Wayne 父亲的坟来突显母亲 Martha Wayne 的坟便可见一班…原来母亲就是主线啊!Justice League 的其余角色也只是用一个电邮来作「首次登场」,感觉非常儿戏。
近年入场看超级英雄片,很少会见到有人中途离场,但今次不然。说到这里,强烈要求 Reboot 不过份吧?要有完整的 DC Extended Universe,根本不能第二套电影就来个大龍凤,最起码要先拍第二集超人,介绍 Lex Luthor 出来, 再各拍一套蝙蝠侠和神奇女侠电影,交代两人在联乘铁三角前的背景(对,DC 会拍,但几年后才看到,倒叙法?),之后才再拍《BvS》的 Dawn of Justice League 打 Doomsday。这是令观众入场看完也能明白剧情的最基本 Timeline。
现在电影不伦不类,没睇过漫画的会傻了眼,看了漫画的又会觉得电影只是将场口砌出来。不过要原整,就要时间,真的弄到了这个假想 DEU, MCU 可能已出 Phase 5 了。DC Films 不想输时间,但现在却输得更惨烈。《BvS》唯一可追得上 Marvel 的,应该是「烂片」的程度可媲美去年的《Fantastic Four》吧?那甚至不是 Marvel Studio 专属作品呢。
现在期望票房不要有太大落差,否则《Justice League》及整个 DEU 都会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