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自然光的柔和 「Somewhere I Would Like to Live」
若心灵和眼睛都想离开一下透不过气的香港的话…



在香港,又湿又热的天气令自己的汗水变得像浆糊般,黏在衣服与皮肤之间,讨厌程度连叫救命也来不及。
好不容易挨过了天天 30 多度的夏天,又因气候暖化,雨和风暴比从前来得更不规律,真真正正通爽舒服的日子也只不过是几个月的时间…天天被工作和天气催残,可以离开高不见顶的屏风楼去避世吗?以下介绍应是好选择。
巴塞隆拿室内设计师 Katty Schiebeck 就联同艺术总监 Daniel Ortiz 及摄影师 Ruben Ortiz 打造「Somewhere I Would Like to Live」企划,向大家分享世界不同地方的家居和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
摄影师 Iwan Baan 拍下位于墨西哥 Roca Blanca 的居所,由艺术家 Gabriel Orozco 发建筑师 Tatiana Bilbao 合作设计,灵感源自印度的 Jantar Mantar 日晷,在这里待上半天,绝对想大叫「I don’t want to survive. I want to live!」
位于意大利北部布雷西亚,是建筑师 Vicenzo de Cotiis 的办公室,前身是一间制袜工厂,没有经过修饰的墙壁突显了淡淡的抽离感、广阔的空间和粗糙感,是可以和优雅划上等号的,香港的旧式工厦绝对可以借镜。
Somewhere I Would Like to Live 还有很多很有特色的设计和建筑介绍,不妨看多些,作为有朝一日跳出香港的动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