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phia Chang 谈论创意产业、运动鞋穿搭以及全新 PUMA 联乘系列
还有多少人记得三年之前 HYPEBEAST 上 「A Day With Sophia Chang」的专题,那是我们第一次走进这位艺术家、插画师、设计师的故事世界里。纵是时光荏苒, Sophia







还有多少人记得三年之前 HYPEBEAST 上 「A Day With Sophia Chang」的专题,那是我们第一次走进这位艺术家、插画师、设计师的故事世界里。纵是时光荏苒, Sophia Chang 的生活相较三年之前却并未发生怎样的变化,她依旧与画笔为伴,「Hair Bun」确是她的标志性发型,Sneaker 永远是她鞋柜中的主角;倘若非要列举不同之处,Sophia 由一开始作为自由工作者,到现在收到鞋履品牌 PUMA 只邀请推出的个人联名系列;从之前在《Complex》杂志以其 Jeff Staple 旗下担任一名普通插画师,发展至与好友创刊《UNDO-Ordinary》杂志,在个人的世界版图上一笔一画描绘出属于自己的新大陆。HYPEBEAST 再次深度访谈这位有趣的人物看看三年过后的变化到底有什么不同!
对于你来说,设计鞋履相比较创作插画有什么不同?
在大学期间,插画成为了我的基础课业。但从 2010 年毕业之后,我试图在其他领域上有所建树,例如平面设计、网页设计、艺术策划等方面。尽管之后在不同媒介或平台上创作已经游刃有余,然而设计鞋履对于我来说仍然是一片未被开拓的新大陆。当然,我对球鞋一直非常感兴趣,自己也是一个鞋迷!我很有幸能得到这样一个机会,可以把我在艺术和设计方面的建树与我对时尚的理解、认知相结合。此外,文化影响力也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纽约客,我希望在服饰设计上能体现这个城市最具代表性的象征元素,而且可以在全球市场上收获不错的反响。

「但是,如果想要在设计领域内大获成功,仅仅凭藉才华和天赋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要去拼搏,并且找到一个正确的市场定位。」
那么,成长、生活以及工作在大苹果城,是否会让你在创意产业领域内,或者说职业生涯中具备某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另外,这样的环境对于你个人生活又有什么样的影响?
我非常幸运能够在纽约工作,毫不夸张地说,它是全美国甚至是全世界的创意中心。毫无疑问,在这里成长、生活对我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尤其是 Hip-Hop 音乐文化、时尚、艺术,它们已经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读书期间,才华和天赋成为你从大众中脱颖而出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如果想要在设计领域内大获成功,仅仅凭藉才华和天赋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要去拼搏,并且找到一个正确的市场定位。我意识到,凡是让我充满热情的项目企划都能够使我与客户之间保持良好的化学反应。在这里,我所说的能够让我「充满热情」的项目企划是那些无「委托性质」、让我乐于其中的工作项目。最后,谈到我个人的艺术创作灵感方面,我通常是在挖掘与探索纽约本土文化、流行文化的过程中获取的。
「女性在街头时尚文化中的影响力」已经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对此你有什么样的看法?
女性之所以能够在街头时尚文化中获得如此之高的关注度,与网络的巨大影响力不可分割,它前所未有地增加了街头时尚圈的透明度。我认为有句俗语能够诠释这种现象:「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位伟大的女性。」众所周知,几乎在任何领域内,男性相对比女性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也更容易立足,而女性得以展现自身才华、能力的机会与空间却不可多得。但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对于一位拥有火辣身材的女性而言,似乎更易立足于男性「统治」的产业领域,这其实是一个颇为可怕的现象。然而当下,我却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性通过不懈奋斗,来赢得与男性同等、公平的机会,我倍感欣慰。

「我希望充分利用未来的每一天,尽可能激发自己的潜能,依靠自己的能力摸索前进。也许这个过程极其艰难,会经历反复的挣扎、失败、尝试,甚至是潜在的成功,但这些经历会不断鞭策你,让妳变得更加强大。」
我们知道你之前在一些设计公司或品牌从事设计工作,但现在已经转变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设计师。你觉得现在的工作方式与状态更能激发你的创作灵感吗?
这一点毫无疑问,就好似人们经常所说「大学教育并不适合每一个人」的道理,一个稳定的全职工作并不适用于每个人。我现在还非常年轻,也等待著实现自己的事业、生活以及很多目标。我希望充分利用未来的每一天,尽可能激发自己的潜能,依靠自己的能力摸索前进。也许这个过程极其艰难,会经历反覆的挣扎、失败、尝试,甚至是潜在的成功,但这些经历会不断鞭策你,让妳变得更加强大。或许当某个成熟的时机到来时,我依旧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一份稳定的全职工作,但那一定不是现在。
从另一方面来讲,在这种工作状态下,你又是如何不断地鞭策和挑战自己?
我总是将自己置身于一群能力出众、才华横溢的人之中。此外,我生活的城市充满了激烈的竞争,对于从事创意领域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更为重要的是,我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后援团」一如既往地支持我。此外,来自于网络平台的质疑声也是激励我不断进步的动力,甚至连在纽约生存的现实问题都成为了我的源动力,例如要按时付清账单等等。当然,还有为了能买得起最新款的球鞋!这就是我的生活。#storyofmylife。
在与 PUMA 最新的联名系列设计中,对于常规「科技运动服设计思路」与弱化功能性的「运动风格服装设计」,你是如何权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我与 PUMA 的联名产品属于 Lifestyle 系列,设计重心和专业运动功能性的体现没有丝毫相关联。但是,运动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我对运动服饰面料也一直倍感兴趣。一些在运动服中常见的科技面料也呈现于此番设计。用 Trinomic Disc 鞋款举例,其材质包括像氯丁橡胶、网眼面料和反光条等科技面料,而近几年,这些经常出现在专业运动装上的科技面料也流行于时尚界。对于一个整天奔走于会议室、健身房、同朋友约会的纽约客来说,一件适用于多场合的多功能性服饰可谓是最梦寐以求的必需品。

「没有客户的存在,没有束缚的条条框框,我们用自己的方式传达著特有的理念。很有幸,Without Walls 赞助杂志出版发行,我们对此感激不尽。」
现在让我们来谈谈你参与的 《UNDO-Ordinary》杂志吧。这个企划是从什么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对于杂志版面设计和整体视觉风格的呈现,你又是如何将自己的想法与理念融入其中的?
《UNDO-Ordinary》杂志的推出源于市场的需求。杂志是由 Robin Arzon 与 Nai Vasha 创办的,他们两人围绕时尚健身的理念,引领了一场全球化的跑步热潮。我们一直都是很好的朋友,而且他们的所作所为也始终激励著我。与 Robin 和 Nai 合作,并且围绕他们的理念推出一本纸质杂志,对我个人而言意义非凡。
而关于这本杂志所展现的视角,其实非常明确,也很简单,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它涉及到时尚、健康、公益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本杂志的制作过程中,我们不遗余力地发挥各自的长处,例如我在杂志设计方面有丰富的经验,Robin 是我熟知的、最出色的撰稿人之一,而 Nai 则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人。就这样,可以说我们组成了一只「王者之师」。此外,我们还充分运用各自的关系网,邀请很多艺术家、摄影师、造型师、写手加入到我们的团队当中。没有客户的存在,没有束缚的条条框框,我们用自己的方式传达著特有的理念。很有幸,Without Walls 赞助杂志出版发行,我们对此感激不尽。现在,我非常骄傲地看到《UNDO-Ordinary》出现在全球多家店铺的货架上。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waitonit。
当下,我们看到愈来愈多女性喜爱穿著运动鞋,对此你有什么样的看法?
我认为这已经不足为奇。在我的世界中,将球鞋融入女性时尚穿搭是件乐而不疲的事情。然而,互联网的发展也让兴趣相投的人们紧密联系。直到现在,当我看到很多女性在网络社交平台上晒出我设计的 PUMA 鞋款时,我依旧十分惊喜。更重要的是,这将激励我日后设计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我想你应该还记得几年前与我们联手推出的 「A Day With Sophia Chang」专题。现在的生活与三年前相比有什么样的变化?
Wow!这得从哪里讲起呢?老实说,现在的生活和三年之前并没有太大区别。我总是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和日程,参加不同的会议,留出在家工作的时间等等。也许细微的区别体现在基于工作缘故而获得很多外出旅行的机会。我很开心能够看到自己的作品取得国际上的认可,我的客户也遍布世界各地。
是否可以向我们透露下近期有什么全新作品和联名企划的推出?
我还是想把惊喜留到最后一刻,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关注我的 Instagram @esym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