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BEAST Trade: 专访 Dahood 创办人 Billy Pang
旺角花园街,亦即是为人所认识的「波鞋街」,聚集了多间运动用品店铺,而根据《维基百货》的资料显示,目前数目已经超过了 50 间。而在众多的店铺里面,当中就有四间挂著 Dahood 的门牌。Dahood










旺角花园街,亦即是为人所认识的「波鞋街」,聚集了多间运动用品店铺,而根据《维基百货》的资料显示,目前数目已经超过了 50 间。而在众多的店铺里面,当中就有四间挂著 Dahood 的门牌。Dahood 由彭峻峰(Billy)于 10 年前创办,名字的由来源自嘻哈音乐的用词,有著「我的地盘」的意思,是现时香港著名的多品牌潮流鞋店。
Dahood 十年

“大部份商家都会向客人推介人气款式,但偏偏 Billy 却要刻意地向客人推介一些奇怪款式。而坚守著这种「人有我无,人无我有」的进货原则,Billy 就成功为 Dahood 及客人培养了独特的市场定位和品味。”
Dahood 的进货策略
Dahood 于 2003 年成立,当时正值「沙士」,香港经济低迷,而 Billy 的父亲却刚好获得 Nike 的 Tier 1 资格认证,Billy 回忆道:「当时还在加拿大读书,收到父亲电话之后便立即回香港帮手。其实自己早就预计到会子承父业,加上本身又喜欢街服和球鞋,所以就索性将兴趣变成事业。」结果回港后 Billy 只花了短短一星期时间就找到适合的铺位,成功开了第一间 Dahood。
刚开始时的 Dahood 除了主要出售球鞋之外,也有提供玩具和潮流服饰,而 Married to the Mob 及 aNYthing 等等人气的美国街头品牌出品都能够在 Dahood 找到。翌年 Billy 在旺角朗豪坊开分店,随后更与其他运动品牌合作开设专门店,专门出售复刻版和特别版球鞋。「当时我们的店铺旁边有一间排舞室,Twins,陈奕迅和容祖儿都会到那里练舞,惭惭发现到我们的存在,之后便成为了我们的客人。」而在明星效应的帮助之下,Dahood 亦逐渐受人认识。
开业超过十年,Dahood 一直处于中上位置,然而 Billy 却计划要把 Dahood 推上一线;根据 Billy 的说法,就是让 Dahood 能够领导潮流之余又能够与基层消费者(End Consumer)接触。他说:「潮流其实是一件好小众的事,普通人未必能够参透,加上不同人对潮流都有著不同见解,所以我们就特别针对这班消费者而进货。 」大部份商家都会向客人推介人气款式,但偏偏 Billy 却要刻意地向客人推介一些奇怪款式,「起初客人发现我总是进一些与外面不同的款式而觉得奇怪,但当他们习惯之后,这些客人反而会特别来 Dahood 这边找一些在别家找不到的款式。当然我们也可以与不同品牌推出合作款式,只是我们选择了让客人认识特别款而己。」坚守著这种「人有我无,人无我有」的进货原则,Billy 就成功为 Dahood 及客人培养了独特的市场定位和品味。
在地点方面,除了位于旺角朗豪坊的分店之外,其他 Dahood 都设于地铺位置。虽然香港大型商场临立,在商场开店理应会得到可观利润,但 Billy 却认为开设地铺能够令 Dahood 更接近大众,亦不会给予人连锁店的感觉。「此外,Dahood 不只出售球鞋,也有提供如烟灰缸这类型 Lifestyle 的产品,非常多元化,而开地铺能够让我们面向大众之余亦可以维持 Dahood 的独特性。」Billy 补充说。
进军内地市场

「首先在大城市开店,然后以特许经营(Franchising)的形式在其他省份立足。只要遇到一个可靠的内地伙伴,我便会放心将内地生意交给对方打理。」
Dahood 进军内地市场的策略
Billy 于三年前正式进军内地市场,在上海市黄金地段静安区开设香港以外的第一间 Dahood,他说:「内地这块大饼每个人都想吃一口;初时以为只要随便在一个城市里面开十间八间店铺都能够赚到钱,但开设了内地第一间 Dahood 之后,先发现原来没有想像中般容易……」他续道:「内地和香港市场完全不同,内地地大脉博,只在上海开店不足以令全个中国都认识你,知道你的存在。」目前 Dahood 上海店的业务由 Billy 与另一位拍档处理,暂时主要依靠明星效应宣传造势。虽然一直都有投资者向 Billy 接洽,但他从来不轻易答应,原因是担心一旦选错合作对象会影响品牌形象。Billy 说:「目前的策略是首先在大城市开店,然后以特许经营(Franchising)的形式在其他省份立足,因为「各处乡村各处例」,就算一个大品牌都会在不同省份成立不同团队,我们也一样。」「只要遇到一个可靠的内地伙伴,我便会放心将内地生意交给对方打理。」
面对严重的盗版问题,Billy 也显得束手无策,并直言没有方法改善,「以前的我会很想教导大家如何分辨真伪,然而大部人都只著眼于价钱,真与假对他们来说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如果内地市场发展顺利的话,Billy 会否将 Dahood 的轴心向北移呢?答案是不会。他表示:「香港始终是我的根,不能够放弃这边的事业,加上我有两个女儿,需要长时间留在香港照顾她们,当然我也会放时间去处理内地的业务,不过整体重心还是香港,同时希望香港与内地的生意比例将来能够达至 7 比 3 。」既然香港市场依然是重心所在,Billy 亦计划于将来与更多不同品牌合作开设专门店,而目前已经分别与 adidas,Vans 及 Converse 在香港开设了三间共营店。虽然香港寸金尺土,地铺租金更是非常昂贵,但 Billy 还是偏向租用大面积的地铺,他说:「地方大,客人能够舒服自在的逛街,而对货品陈列设计方面也有好处。」
发展线上业务

“经营网店是近年来的大势所趋,Billy 于一年前成立了 Dahood 的网店,可惜低估了销售时点情报系统的复杂程度,因而出现了技术上的问题。”
Billy 在经营网店时所面对的难题
经营网店是近年来的大势所趋,不少店家都相继发展线上业务,Dahood 也不例外。Billy 于一年前成立了 Dahood 网店,不过只运作了短短 9 个月便暂停,因为当时他低估了销售时点情报系统(Point of Sale)的复杂程度﹣网店与实体店的销售数据未能同步更新,导致「有客无货」的情况出现,甚至收到客人投诉,最后 Billy 决定将整个系统收回来重新设计,用上大半年时间,将原有系统改变成一个更资讯性的购物平台,并准备再次推出市场。「线上零售的市场无限大;它不会受租金问题所影响,而且经营成本低。至于定位将会和实体店一样,同样会向客人介绍主流以外的款式。」曾经有研究指出客人都会在网店拣选了款式之后,亲身到门市进行试穿,才会作出购买决定,证明网店与实体店之间不但没有冲突,而两者更是构成完整购买决策过程(Purchasing Decision Process)的重要部份。虽然网店对 Billy 来说百利而无一害,但他还是喜欢实体店那一套经营模式,他说:「经营门市可以直接和客人接触,聊天,从而更加清楚他们的需要,而网店只是透过电脑与客人作沟通,相对比较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