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 Mercedes-Benz 北京 R&D 研发中心
Mercedes-Benz 全新 R&D 研发中心于上周一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早在 2006 年起,随着 E-Class 的中国本土化进程开始,Daimler 公司第一次把中国计划在了
























Mercedes-Benz 全新 R&D 研发中心于上周一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早在 2006 年起,随着 E-Class 的中国本土化进程开始,Daimler 公司第一次把中国计划在了 Mercedes-Benz 全球研发机构网络版图内。目前,超过有 350 名高级工程师和设计师在这座耗资达 1.12 亿欧元(约合人民币 8.65 亿)的研发机构工作,其中 80% 比例为中国本土员工。而在 2015 年底,Mercedes-Benz 计划把员工数量增加到 500 名,用于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研发与设计工作。作为美、日之外的第三家海外高级研发中心,除了设有五个专项研发中心外,其设计中心毫无疑问成为了重头部门。在这座德国本土之外功能最为齐全的设计工作室内,从以设计草图为起始点到 1:1 比例的粘土铸模型阶段,一部汽车设计所必要的程序与步骤都可以在这里完成;此外,它还致力于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加卓越的座驾新体验,设有「Colour&Trim」(色彩与装饰)、「User Interface Experience」(用户界面体验)等全新功能。
最后,开幕典礼当天,全新 G-Code 概念车型第一次亮相于众,它正是诞生于全新北京 Mercedes-Benz 设计工作室。从中国社会生活方式汲取灵感,G-Code 引入 SUC (Sports Utility Coupe)概念,即运动型多功能轿跑车:车身以摩托车头盔、可乐瓶为灵感,展示了优美动人的流线型之外,极具时尚感与未来感;配置方面,G-Code 置有氢动力增压引擎,同时搭配电动机配合驱动;而车体 muilti-voltaic 涂层可以通过风力、太阳能、动能产生汽车所需电能。尽管只是一款概念车型,但相信 G-Code 代表著未来城市多功能型车款设计的发展方向。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汽车消费市场建立高级研发中心,可谓对于 Mercedes-Benz 有著举足轻重的战略性意义。而针对中国消费者进行本土化的产品设计是否会扩大 Mercedes-Benz 车型的市场份额,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