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tinctive & Dynamic: Ron Arad 谈论设计以及他所打造的 pq Eyewear 别注眼镜系列
Ron Arad 生于 1951 年,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出生,是著名的工业设计师,建筑师和艺术家。从小在特拉维夫成长,年青时移居到伦敦,从此便在当地落地生根,继而发展事业;于 1981











Ron Arad 生于 1951 年,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出生,是著名的工业设计师,建筑师和艺术家。从小在特拉维夫成长,年青时移居到伦敦,从此便在当地落地生根,继而发展事业;于 1981 年设计的一张名为「Rover Chair」椅子就是他其中一个得意之作。犹如一个大顽童的 Ron Arad 似有著无穷无尽的精力,对身边的所有事情都抱有兴趣,而当被问到灵感来源的时候,出现在身边的一切事情自然成为了这条问题的最佳答案。想法多多的 Ron Arad 近年更开始涉足眼镜工业,推出名为 “pq” 的眼镜系列,而在一次来港的旅程中,他特别抽出时间接受我们 Hypebeast 团队的访问,带领我们到他的个人小宇宙游走。而健谈的 Ron Arad 更在访问过程中他的个人作品,表现得非常著跃。同时,于 1 月 31 至 2 月 17 日 Visual Culture Optical 也举行The Exhibition of Ron Arad 独特展览, 展出多样艺术品包括价值 $1,200,000 港币同时全球只有 20 件的 ”Boxes in 4 movement”,同时还有当年 Michael Jackson 与 Janet Jackson 在《Scream》 MV 内的 Designer Chair “Big Easy” 设计椅款,大家在看完访谈之后也不妨亲身前往感受一下 Ron Arad 那独特又有趣的设计概念。
可以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我叫 Ron Arad,来自伦敦,是一名建筑师,产品设计师和艺术家。
可以跟我们谈及一下你的 pq 眼镜系列吗?
我的拍档 Assaf Raviv 用上差不多两年时间去游说我去设计眼镜,期间他更不断到访我的工作室倾谈合作的事宜。其实对这件事情一直存在很多顾虑,因为知道这不只是制作几副镜框便完事。相反,它需要我聚精汇神同时永无止境地一直发展下去,因为当自己略有所成的时候,就会驱使我继续制作下去,所以才会花这么多时间考虑。
那么整个眼镜设计的过程你认为事件有趣的事情吗?
整个过程都十分有趣,让我非常享受。我希望我的设计是前所未见的,并不能够只在现有的设计上增多减少。到真正落实去做才发现原来过程中有许多东西需要处理,所以我们特别造访了很多地方,例如法国,日本和义大利等地,每个地方的文化都不同,我们便把这些元素都带到 pq 眼镜的设计之上。
设计眼镜和设计家具两者之间有相同之处吗?
有的。我同样会想自己在这些层面上能够做到什么,而亦可以把在设计家私所累积的经验运用在眼镜的设计过程之上,当中固然有不同之处,但我在这里就不多讲了。
除了眼镜之外,你还有什么想设计的?
我没有制定一个所谓的 “Wish-list”,因为我经常改变主意,以小至一双鞋子大至一幢摩天大楼都会是我的目标。我会继续做现在在做的事,同时希望继续与有趣的人一直合作下去。
在你设计的眼镜中,哪一副最为满意呢?
还未出现的那副吧!其实一系列没有正式量产的款式我也很喜欢。至于在现有的产品方面,这副 A-Frame 应该是我其中最满意的作品。在设计过程中,我发觉每个人的鼻子大小都不一样,若果只配戴既定了形状大小的眼镜未必会有最好的效果,所以便让我有了把鼻托设计成可调较功能的想法。A-Frame 的鼻托部份设有三个水平设定,让用家可以依照自己鼻子的大小设定;像我有一个大鼻子的便会把鼻托水平拉高,反之亦然。与一般的眼镜相比,这副 A-Frame 的灵活性就比较高,可以满足不同用家的需要。
设计过不同的产品的你,是如何获得灵感呢?
很多人都问过我这个问题,但我觉得其实不需要特别去发掘,身边都已经存在很多灵感,而我只会仔细考虑哪些值得花时间去实行,因为时间是有限的,并不可能把所有主思法都逐一实践,所以要视乎它们的逼切性而作出决定。此外,我觉得所有事情都可以成为我的灵感来源,如果你一直只在同一个地方去发掘灵感,便会规限了自己的思维,不能尽情发挥创意。我经常在想,为什么只在一个相同的来源找寻灵感呢?我又没有和它「签约」。
你对香港的印象如何?
我喜欢香港,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城市,身处这里让令人感觉超级兴奋。而且这里有很多头脑充满创意的人,同时又充满著活力,不过我对这里的认识并不是很多。
身处香港有激发到你很多灵感吗?
香港里的每样事情都能够启发到我,好像这里的人和事,地方,建筑,食物,而我在这里有吃到好吃的。除此之外,同时又有很多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在这里生活,确是一个非常热闹的城市。
那么对时尚时装有兴趣吗?
有啊!因为能够看到美丽的事物是一种享受,同时当中的埋藏著精致设计亦会让我赞叹不已。
你出生在特拉维夫(Tel Aviv),然后移居到伦敦。相比之下,你最喜欢哪个城方呢?
虽然特拉维夫是个奇妙的城市,但人生中大部份时间我都住在伦敦,我已经在伦敦生活数十年了,我猜应该是很喜欢这个地方才会一直选择在伦敦居住吧!其实每个人的生活环境都会对自己构成一定影响;你所说的语言,看到的风景,遇到的人等等。而伦敦最吸引人之处就是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移居到那边生活,可能比香港还要多。
你是一个经常活在过去的人吗?
不是啊!不过有时回想自己的过去时会感到十分有趣,例如想起二十年前曾经做过某些事情便会有:「我真的这样做过吗?啊!现在看来还是不错呀!」的想法。说真的,我对过去所做过的一切都感到十分满意。
那会对某些事情感到后悔吗?
我后悔没有将旧物保存好,而当我再想拥有的时候,发觉这些事物现在都已经变得价值不菲,我亦负担不起。
知道你现在是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产品设计教授,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当大学教授的体验吗?而对于你来说又是否一个挑战?
我在大学里任教研究生的课程,所以学生大多数已经专业人士。我认为教育可以帮助别人发挥自己的个人长处,从而令他们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而教育绝对不是要把学生打造成某一方面的奇材,相反,是要帮他们做回自己。做我的学生是一个挑战,因为我的要求很高。于我而言,这就不算是一个挑战,而是一个有趣的经验。因为可以帮助年青人。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行加在学生身上,因为他们不是要成为另一个我嘛。而且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想法亦都不同,所以还是做回自己最重要。
那么,身为设计师总是一直在往未来看,你能够幻想五年之后的你在做什么呢?
我非常喜欢我的工作室,希望能够一直待在那里。我非常喜欢我的朋友,希望能够在将来一直与他们保持联系。此外,我对还未面世的作品充满著期待,所以将会一直继续做下去,希望五年之后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出现。
对将来有什么盼望吗?
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年青更强壮,然后当个出色的舞者,乒乓球或者网球选手。我经常妒忌别人能够做一些我不会的事,例如遇到一个厨艺出众的大厨就会令我想成为一个厨师,我猜自己只是享受嫉妒别人的感觉吧!哈哈!其实现时的状况已经很好了,希望能一直维持下去。
最后有什么说话想与我们的读者分享?
各位想要成为建筑师的朋友,我劝你们还是再考虑一下,因为实在太难了!虽然我很享受当建筑师,但更渴望能够依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做建筑师常常会受到不同掣肘,需要和很多人沟通,例如客户,他的家人,邻舍,测量师,甚至警察和消防员等等,同时又要顾及到资金上的问题,需要花上一段长时间才能逐一处理好,实在太麻烦了。至于 pq 眼镜系列方面,我们在眼镜的制作过程中得到很多乐趣,亦希望你们都可以在这些作品里发掘到当中有趣的地方。
摄影:Jacky Cheung/Hypebe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