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dden Agenda 又面临被迫迁 香港独立音乐的末路?
音乐文化的推广,不只是靠钱的,而是靠社会给予空间才能发挥。


常常有人说,香港没有乐坛、没有音乐,只有娱乐圈。但其实香港乐坛是存在的,问题是,只留意主流 Pop Songs 的大家,有没有兴趣去知更多、去 Support 更多。
大家可能都在期待一年一度的所谓的大型音乐节,去打卡、「去威去型」,但位于香港观塘工厦区的独立音乐表演场地(Live House) Hidden Agenda,早于 2009 年在第一个工厦单位开始,每个星期每个月,都为大家推介真正香港人玩的音乐,有 Metal、有 Electronic、有 Shoegazing 也有 Experimental,还会邀请世界各地包括台湾和内地的乐队来港演出,让香港人知道世界有多大。现址已经是 Hidden Agenda 第三个租用的场地,但最近又收到地政总署寄来的信件,指 Hidden Agenda 租用的单位用途不符合政府租契。从来容不下小众文化的香港,现正面临连一个可以包揽不同风格独立音乐的小小空间都要消失的危机。
HYPEBEAST 就此事走访了 Hidden Agenda,和创办人之一阿和对话,他势头一句:「当政府拿著 6、70 年代的工厦条款,去规范 21 世纪工厦的用途时,除了说一句『究竟想怎样?』之外,都不知有何办法了。」他指的有著 40 年历史的工厦条款,是「不容许工厦有娱乐、拍摄场地的用途」。「40 年前的条款还是否合适呢?现在大部份香港工厦已经丢空,政府官员又说甚么要活化工厦,利用工厦发展文化创意,我们就正正在做啊!但看看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他们现在除了等业主正式劝退他们外,仍未曾想到办法可以一直留在原址。「我们当然有去找其他地方,但商厦的租金,真不可能负担得到。我真的不明白,为何不给我们一点点空间。」
对话去到这里,已转移到了整个香港社会文化风气,阿和说:「香港人有种奇怪的特质,受众很怕接受新事物,搞手们又惊新东西不能为他们带来即时益处,一些人走来想我们推介乐队给他们 Promote、到其他地方演出,我说了名字后,他们又不认识,还要嫌我们开的价钱贵啊!所以大家就只是看那几队较多人认识的乐队,看到腻也不能停,但其实香港是有很多很有质素的乐队的,只是大家未有真正放心思去聆听罢了。文化?对很多人来说,有利可图的才是创意文化。但不要忘记,在香港最艰难的时刻,甚么沙士、金融风暴时期,我们一班文化人都没有问过政府拿一分一毫,去开展香港的创意文化,现在认为好景一点,就觉得我们是『阻住地球转』吗?」
阿和又说,今次不是要甚么乐队乐手站出来游行抗议甚么的,只是希望他们遇到这些问题时,不要感到害怕,他说:「我知道很多搞手不想被点名为『不听话的人』,但其实,大家肯团结就没有甚么好怕的。」阿和最后说,现时最急切的是要政府明白他们的出发点 - 只希望可以提供到一个地方让喜欢独立音乐文化的人聚在一起交流的机会。
文化,在一个社会上,未致于令恒生指数飞弹上三万多点,但仍是有著重要的地位,它代表了一个真实的香港,也是城市的核心价值。这些问题不只关乎这个圈子的,而是香港人肯不肯跳出 Comfort Zone, 没错是需要勇气的,但相信靠著这份勇气换来的都不会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