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berpunk Evolution-活在未来世界的造型风格
预测未来世界的画面,从而诞生的时尚风格,当中的灵感来自⋯⋯?

在 2013、2014 年起,注重运动、机能的多种风格如 Health Goth、Urban Outdoor、Cyberpunk,在多个品牌的成长及协同下,Cyberpunk 造型与新技术球鞋的配搭大受欢迎,加上近年的携带式智能装置(Smart Phone、Watch)以及消费者对机能物料的追求,让这种未来感打扮急速发展。今回 HYPEBEAST 就探讨 Cyberpunk 风格的起源、灵感、新单品配衬,以及在未来的变化可能性。
Dystopian Science Fiction-预测未来的科幻世界
Left: Neuromancer by William Gibson ; Right: AKIRA
Left: Raiden Metal Gear Solid ; Right: Watch Dogs
Cyberpunk 文化,亦可以称作为 Dystopian Science Fiction。最早可追溯至 William Gibson 在 1984 年的小说《Neuromancer》(当中更首次定义 Cyberpunk”这个名词在被确定的定义出来)。William 可说是 Cyberpunk 的教父,在连电脑也未普及的年代,William 准确的预测到未来会有「网路空间」的概念,可说是相当利害的概念。除此之外,Cyberpunk 的世界观还有数个准则:1. 世界观是悲观取向; 2. 人类思想以网路连接在一起; 3. 科技控制人类最终结局; 4. 世界受金字塔顶端的人或 AI 掌控; 5. 城市贫富不均,高楼大厦以及贫民窟混合在一起; 6. 背景常以文化混杂的国度为例子,如香港或东京等地。
在 Cyberpunk 的世界观里面,科技为人类带来的并不是预想的美好状态,带有 Dystopian 的意味。后期衍生出的动画、电影、游戏作品多不胜数,最知名的当然要提及大友克洋的《Akira》,黑暗主题、东方背景,加上芸能山城组的音效,成为了 Cyberpunk 电影的最佳实例。网路集合思想,在《Ghost in the Shell 机动攻壳队》中,主张人的灵魂可以藏在网路里面,或者是随意注入不同的身体里。在服饰外型上,军事主题总是 Cyberpunk 的灵感来源,所以小岛秀夫的《Metal Gear Solid》就平衡了现世与假想的造型设定。其他相关作品如电影《Blade Runner》、电玩《Snatcher》、《System Shock》到近年的《Watch Dogs》,都能看到 Cyberpunk 的意味
ACRONYM to ACG 大众普及化
Left: ACRONYM by Errolson Hugh ; Right: Nike A.C.G.(ALL CONDITION GEAR)
与其说 Cyberpunk 是一种风格,其实定义为角色扮演(Cosplay)更贴切,对像广泛取材于日本古代的忍者、武士盔甲、僧侣,到现世的科幻小说、电动、动画,把众多元素塑成具体时装,必定要数成立多年的 ACRONYM,其设计师 Errolson Hugh 亦是上述《Neuromancer》作者 William Gibson 的忠实支持者,在品牌完美演绎高级机能服饰形态后,中期与 C.P. Company 的后代品牌 Stone Island 合作推出 Stone Island Shadow Project,还有近年与意大利素材专家 Nemen® 联手推出的 Object Dyed Jacket,都一直挑战设计与材质的完美结合,然而亦代表其价格相当高昂,支持者未必能负担其作品。幸而近年 Nike 宣布与 Errolson Hugh 合作,重塑 ACG 支线为平民版的 ACRONYM,大众初尝到机能代表的设计款式,亦随之引发起 Cyberpunk 的热潮。
以 ACRONYM 为例子,大约能预测未来人类的衣著打扮,虽然带著 Cyberpunk 的黑暗世界意味,高机能性的服装是为了提升生存机率,随时都准备作战的军事感,能避过科技监控的隐匿性,负面元素却成为了一种独特现代风格。
Shells & Mid-Layer-外著层次
Left: Guerrilla-Group Noragi Jacket ; Right: South2 West8 Tenkara Parka
Left: Meanswhile Grown-up Bib; Right: Man of Moods eVent® Vest
在 ACRONYM 以外,其实不少品牌亦能在机能风格上表现出色,取材男装现代的数个范畴,军事、山系、滑雪、钓鱼、攀岩、打猎,都能打造「预测未来」之造型。Cyberpunk 上著主要以 Soft/Hard Shells 防水外套以及 Mid Layer 中层背心为重点,防水物料如 Gore-Tex®、超拨水物料 eVent® 都是受欢迎之选,但亚洲等地并非经常需要如此高阶的物料,较轻易配搭的如 Guerrilla-Group Noragi Jacket,就在 Cyberpunk 风格中带回上述的东洋味道,贴合文化根源,造型上开拓出防水外著以外的选项;Nepenthes 旗下的 South2 West8,以钓鱼为设计概念,每季皆会推出的 Tenkara Parka,以古式钓具的装备考虑套用于设计之中,今年推出的 Nylon 版本更是一绝。
现在 Cyberpunk 风格已经变得更弹性,Mid-Layer 背心以特种部队 Tactical Vest 作基础,其实配衬上亦能以较休闲的形式出发,如山系品牌 Meanswhile 推出的 Grown-up Bib,在园艺风格上注入 Cordura Nylon 的材质,其 Khaki、Beige、Navy 选项更打破长期以黑色为主的闷局;极限雪板选手福山正和主理的品牌 Man of Moods,今季亦转战于山岳渓流活动上,推出 eVent® Fishing Vest,高透气度的超拨水物料让配搭更轻易。
Seasonal Essentials-夏日配衬选项
Left: MINOTAUR MXP Deodorization Tee ; Right: snow peak Dry&Stretch Pullover
Left: ALK Phenix Garment Dye Shu Zak Shorts; Right: NASIR MAZHAR Cap
不少 Cyberpunk 的穿搭,都如上述结合 Hard Shell 及 Mid Layer Vest,甚至要搭配高领口上著来形造效果,在春夏季并不适用。然而不少品牌把层次部份转移到裤款、帽子等等,上身作 T-Shirt 轻巧打扮,注目代表如日本品牌 MINOTAUR 的 MXP Deodorization 系列,主打吸汗速干及消臭性能,加上微细繊维材质提供舒适贴身体验,低调而不失功能性;希望在上衣添加层次的朋友,亦可考虑 snow peak 今季的 Dry&Stretch Pullover,同样以吸水速干为卖点,但在襟、裾、袖位置作无缝弹性处理,衫尾作圆型剪裁,加上口袋细节,简约机能并重。
街头造型上,一般会以 Cargo Pants、Jogger 作重点,而由山系支线品牌 ALK Phenix,今季带来 Garment Dye Shu Zak Shorts,在短丈设计中加入大用量口袋设计,在速干繊维材质上采用 Garment Dye 染色技术,让布料成色不会过于生硬,同时维持通爽程度。最后不得不提及受歌手如 Lady Gaga、Skepta 青睐的 NASIR MAZHAR,其男女装作品在伦敦时装展大放异彩,当中最受欢迎的必定要数他的 Bully Cap,未来感外型上加入索绳及织带,增加层次感。
Practical Gear-配件装备推介
Left: Hyperlite MOUNTAIN GEAR Dyneema® Ice Pack; Right: maharishi x senz° Original Storm Umbrella
服饰以外,不少品牌亦相继推出改良传统的配件装备,毕竟在未来数十年,追求材质、作用是服装的大方向。像上述的吸水速干、消臭性能、超拨水等等,对超轻量露营(Ultralight Camping)爱好者来说,近年被广泛使用的 Cuben Fiber 绝对是重要素材,品牌 Hyperlite MOUNTAIN GEAR,结合出不同形式的 Dyneema® 物料,在浮水、防 UV、强度、重量上取得平衡,不久的将来会被广泛使用。另外一个出色的例子,像雨伞品牌 senz° 的 Storm Umbrella,未来感外型改变一般雨伞设计,能承受 100 km/h 的强风,不会像圆伞一样反转,加上去季与 maharishi DPM 合作推出的联乘款式,其迷彩设计绝对是上乘的配衬佳品。
由于我们还未到达完全科技主导的未来,所以了解更多当代尖端技术,由物料、剪裁、功能,配合手上日新月异的智能装置,配衬出适合自己的风格,都有著 William Gibson 所提倡的 Cyber Punk 意味。或许我们离《Neuromancer》预想的未来还有一段距离,今天你所选择的品牌、服饰又会否是未来世界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