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炒家(纽约/球鞋)的自白之风光不再
若果匿名的 Kyle 是「成功」炒家代表,咁真系辛苦晒

球鞋入手指南网站 Campless(跟住我做,你就唔驶扎营排队)与一位纽约「著名」球鞋炒家访谈,炒家化名 Kyle Korver 揭秘,将自己 3 年炒卖经验、收入与秘诀无私分享。访问有趣程度与原文可读性,好应拍成自传。以下是翻译节录。
Kyle Korver 立志做炒家时,就决定一系唔做,系就要做 Number 1。由这天起,他就如球场上的 Kobe Bryant 勤力,实践佢认为最有效的方法。他尽力走访所有卖波鞋的舖头,Online & Offline,国内境外,找出所有后门捷径,确保所有入手渠道畅通。几年经验积累,他熟知边个网站国际邮费最平,边间退税。为入货,他穿梭几百个网站,储埋一大叠 Nike Gift Card,张张都有标准订价储值。成件事有晒法则。
KK 最风光是 Nike Twitter RSVP 卖鞋安排,果个年代佢要炒边对就边对。除了做足所有事去令佢 Twitter RSVP 买到任何鞋外,他仲要用演技同所有鞋舖的每个层面职员到老板混熟,透过呢几招,佢由「呢条友」变成「咩都买得到嫁呢条友」。
如此履历,到底全职炒家年收多少?两年半下来, KK 纯利年收 US$48,000,大约月入 HK$32,000。2014 年技巧成熟,一年卖出 225 双鞋;但因为开始僧多粥少,2015 年 6 月却只有 35 双,一双利润只有 US$87,半年平均月入降至 HKD$19,000,亦因 Flight Club 卖鞋利润最高而出现依赖倾向,虽然球鞋炒卖市场依然蓬勃,但未必如昔日风光。这个访问,是否为转型而铺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