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艺术骇客」刘勃麟 - 谈论「隐形」艺术创作与最新个展《光和眼睛的距离》
有著「隐形人」之称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刘勃麟于 5 月 23 日将最新个展《光和眼睛的距离》带到了上海的 Magda















有著「隐形人」之称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刘勃麟于 5 月 23 日将最新个展《光和眼睛的距离》带到了上海的 Magda Gallery。在这次的展览中,刘勃麟与我们探讨了国家权力虚拟化时代的真实性,他与法国黑客团队合作,化身「艺术骇客」把各个政府网站原有的图片替换成自己的新作品。今回他也不再是全身「隐形」,通过手里的一盏灯,试图照亮真实的世界。在与 HYPEBEAST 的对话中,刘勃麟除了剖析《光和眼睛的距离》背后的内涵外,更谈及了「隐形」之路的起因、对于非议的态度,以及分享了艺术创作的过程。完整专访内容不妨于以下阅读,而这次的展览也将持续到 6 月 27 日结束。
是什么原因开启了您的「隐形」艺术之路,想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来传达什么信息?
2005 年,10 年前的时候,我当时作为艺术家有一个工作室,但被政府强拆了,之后内心觉得受到挫折,就像用这种自己主动消失的方式来表达一种抗议。其实从那时候开始,就进行了一系列这方面的创作。
您的作品总是充满著比较强烈的政治因素,而这有时会招来一些非议,您对非议的态度是?
其实我在作品里表达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状况,甚至是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像污染、下岗以及食品安全问题等等,不仅仅是政治上的涵义,更是一个全人类的概念。
看过您作品的人都会对创作方式充满好奇心。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您在创作每个作品时,大概会经过多少步程序,以及这当中会遇到哪些比较棘手的挑战?
从技术角度,相对简单一些,我选择一个背景和角度,站在那,然后由助手来帮我画。把我的身体当作一张画布,把后面挡住的东西在前面呈现出来。从摄影看来,这个人消失了,基本上就是这样的过程。但困难的是,比如阳光太强,阴影会导致亮部和暗部的对比,所以天气是一个问题,像今天阴天,不下雨就十分适合。还有一次印象特别深刻,零下两度我还得拍摄作品,每一笔往身上画的时候,都像刀在划。像气温、大风和下雨,都是会制约到创作的因素。
在这次《光和眼睛的距离》中,您不再是全身隐形,手里拿著一盏灯,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这一次的作品,我是在全球找一些政府网站,专门找了法国的黑客团队来黑进他们的网站。主要是在网络时代对于真实的思考,通过这盏灯来照亮真实世界的概念。
像当中以烟囱和鱼翅为背景的,都非常明了地表现出对于社会和环境的看法,而其中一张以年轻人练街舞作背景的,则稍显含蓄,能否给我们解读一下呢?
其实整一个概念是对于权力虚拟化的思考,一个国家在虚拟世界里还是存在的,比方说你的微信或微博被删,这些都是虚拟世界中权力的体现,并不会说你在虚拟空间里就自由了。第二个我考虑的是照片的权力,在这个自媒体时代,谁都可以拍照,但一旦照片到了政府网站,就具备了一定的权力。就像这次我和黑客团队的合作,我们一放上去,就被打下来,这样一直循环。
这一次您运用黑客技术来展示自己的新作品。您觉得网络对于艺术有什么深远影响?
网络的影响不仅仅是对于网络,而是对于人类,我觉得网络给人类带来了巨大改变。
在过去几年,您曾与时尚杂志和品牌有过一些合作。在您眼中,时尚和艺术的关系如何?
无论时尚还是艺术,都是在设计这个大框架里边,内涵其实是相通的,紧密关联在一起。像 Valentino 与我合作完了以后,从 2011 年到现在 4 年,持续有在推出迷彩系列,设计师 Pierpaolo Piccioli 告诉我,他们就是和我合作后受到启发。
那未来还会有与时尚相关的创作计划吗?
缘份来了,挡都挡不住。(笑)
最后,您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有什么看法?
在互联网时代,开放是一个大趋势,艺术对于精神的思考、对于生活的判断和引导是越来越明确的,所以我觉得,中国当代艺术更具有活力和潜力。